小儿支气管肺炎查房干恬恬概述•肺炎:是指包括终末气道、肺泡腔及肺间质等内在的肺实质的炎症。•可由多种病原体、理化因素,其中以感染因素最常见,是呼吸系统多发病、常见病;在各种致死病因中,肺炎占第五位。肺炎可以是原发病,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导致肺炎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性休克,临床上可根据病因,解剖部位及感染来源不同进行分类。分类及发病机制•1、病因分类•(1)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约占肺炎的80%。病原体包括革兰阳性球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如肺炎克雷白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厌氧菌等。•(2)病毒性肺炎•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3)支气管肺炎•(4)其他病原体肺炎•包括肺炎衣原体、弓形虫、寄生虫等,艾滋病病人易伴发卡氏弓形虫等感染。•(5)真菌性肺炎•包括白色念珠菌、曲菌、放线菌等。•(6)其他因素引起的肺炎•如放射性肺炎、化学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均可表现轻重不一的呼吸道症状。•2、发病机制:微生物的侵入•微生物可通过以下途径侵入呼吸道:•(1)吸入分泌物;•(2)吸入周围空气中的细菌;•(3)菌血症;•(4)临近部位的感染直接蔓延到肺(较少见),如军团菌肺炎可通过周围空气中的细菌而引起的肺炎。病人病情介绍•*一般资料:•姓名:卢雨松性别:男•年龄:5月2天•入院时间:2018-4-313:45•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主诉:主诉:咳喘3天•*现病史:患儿三天前不慎受凉后出现阵发性咳嗽,有痰,不易咳出,伴有喘息,无发热及呕吐、腹泻等情况,在我院门诊输液治疗3天(头孢替唑、喜炎平),今患儿咳嗽及喘息加重,来院就诊,门诊以“支气管肺炎”收入住院。•自起病以来,患儿精神、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辅助检查:1/4本院血常规:WBC8.97*10^9/L,NEU18.5%,LYM70.3%,hsCRP40.1mg/L•*初步诊断:支气管肺炎•*鉴别诊断:急性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症状,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双肺呼吸音粗,可有不固定和粗中细湿啰音,婴幼儿有痰不易咳出,可在咽喉部或肺部闻及痰鸣音,据胸片及肺部体征可予以鉴别。体格检查•体温:36.5°C,呼吸30次/分,心率128次/分,体重6.0Kg•神志清楚,精神可,咽红,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哮鸣音、痰鸣音及少许细湿罗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1/4本院血常规:WBC8.97*10^9/L,NEU18.5%,LYM70.3%,hsCRP40.1mg/L诊治计划•1.儿科常规:Ⅰ级护理。•2.清淡饮食。•3.抗感染:白霉素;•4.止咳化痰、平喘(沐舒坦,布地奈德)•5.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请上级医生指导治疗。•6.根据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诊疗。护理诊断及措施•(一)气体交换受损•1.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注意观察呼吸的节律、频率,有无呼吸困难。•2.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卧位或高枕卧位。•3.根据病情情况给予氧气吸入。•4.给予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二)清理呼吸道无效•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2.摄入足够的水分。•3.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每日两次,吸痰日两次。•4.翻身拍背。•(三)体温过高•1.严密观监测体温变化并记录•2.体温超过39℃,予以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敷、冷毛巾湿敷、酒精擦浴或遵医嘱行药物降温,注意观察降温的效果。•3.对体温变化给予合理的解释,以缓解家属紧张、恐惧情绪。•4.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5.指导家属给患儿多喂水,给予有营养、易消化清淡饮食•6.出汗后及时更换被服,并注意保暖。•(四)减轻或消除引起患儿不适的因素•1.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2.患儿衣被薄厚适度,及时更换潮湿衣物。•3.保持口腔清洁。•4.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尽量使患儿安静休息。•(五)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呼吸衰竭•1.密切观察病情:当患儿出现心率突然加快,大于180次/分,呼吸突然加快,大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