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平顶山市中医院儿科张晓焕7.13•儿科一般护理原则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以18-22度为宜,湿度以55%~65%为宜,按年龄和病种安排床位,避免交叉感染.急性期卧床休息.•饮食按医嘱,自备食物需医务人员同意方可食用.教育病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新病人入院每日测T,P,R三次,连续三天正常后改为每日测二次,7岁以下儿童可只测体温,高热39.5度以上者,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热患儿按高热护理常规,体温不升者,应保温.•住院患儿每周测体重一次并记录于三测单上.新入院患儿应做好卫生处置,及时通知医师,危重患儿住抢救室便于及时抢救处理.按医嘱收集各种标本及早送检.注意患儿安全,必要时加床栏,防止坠床.•坚持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以及患儿皮肤,口腔清洁,定期沐浴和修剪指甲,危重患儿进行床上擦浴,婴幼儿经常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消灭臀红.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根据病情作好计划护理及护理记录.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向家属宣传卫生常识,保护患儿,防止感染.•以小儿及其家庭为中心;•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减少创伤和疼痛;•遵守法律和道德伦理规范。•小儿保健:生长发育规律;体格增长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免疫程序。•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正常新生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新生儿脐炎、新生儿低钙血症。•营养性疾病: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消化系统:小儿口炎;小儿腹泻;小儿液体疗法。呼吸系统: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肺炎。循环系统: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泌尿系统: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神经系统:化脓性脑膜炎。•传染病患儿:麻疹、水痘、猩红热。结核病患儿:原发型肺结核。•常见急症:小儿惊厥;充血性心衰。•小儿保健•一、一般知识•1、儿科护理学的研究范围:小儿生长发育、小儿营养喂养、儿童保健、疾病预防、临床疾病护理。•2、特点:抱婴儿时应注意保护头部;小儿骨骼比较柔软并富有弹性,故长期受外力影响时容易变形,应避免肢体长期负重和受压;新生儿皮肤、黏膜表层薄而娇嫩,容易损伤和感染,故应做好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3、免疫与预防:母体IgM不能透过胎盘,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新生儿虽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IgG,但6个月之后,来自母体的IgG浓度下降,自身合成IgG的能力一般要到6-7岁才达到成人水品;婴幼儿局部分泌型IgA也缺乏,易患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可从母乳内获得分泌型IgA。4、温度和湿度:•早产儿室新生儿室婴儿病房儿童病房普通病房温度(℃)24-2622-2420-2218-2018-22湿度•55%-65%•55%-65%•55%-65%•50%-60%•50%-60%•二、小儿保健•小儿各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围生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