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平淡背后的葛藤

平淡背后的葛藤_第1页
1/7
平淡背后的葛藤_第2页
2/7
平淡背后的葛藤_第3页
3/7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平淡背后的葛藤平淡背后的葛藤 周作人的《喝茶》创作于 1924 年 12 月,刊载于当月 29 日出版的《语丝:》第 7 期。周氏在 1925 年 11 月 13 日病中为自己的散文集《雨天的书》所写的序中曾云己作“满口柴胡,殊少敦厚温柔之气”,又说“近来作文极慕平淡自然的景地”,称自己这样有“褊急的脾气的人”又生在中国那样一个时代,实在难于“从容镇静地做出平和冲淡的文章来”。但观《喝茶》一文,所谈不过中外茶道兼及茶食,不唯内容清雅,行文也从容淡定、平易晓畅,若说其早就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周作人的散文理想,当不为过。但对于读者而言,若仅能体会到《喝茶》的以上特点,也只能说是见其皮相而已。 周作人的文章并不易解。他自云其文“貌似闲适”并因此“往往误人”;钱锺书在给黄裳的一封信中则谓周氏文章有“骨董葛藤酸馅诸病”。所谓“骨董”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日陈旧二曰碎杂;“酸馅”应系来自苏东坡《赠诗僧道通诗》自注“酸馅气”一语,一开始被用来讥嘲僧人诗之酸腐格调,后来又逐渐被移用到对世俗文人、作品的评价之中,成为一般的文艺批判范畴;“葛藤”本是一种植物,也许是因为其外形,钱锺书常用它表达牵扯、纠结、缠绕,不直接、不爽利之意。“骨董”“酸馅”且置而不论,钱锺书的“葛藤”一语也可以从侧面说明周氏作品并非是那么容易被人一眼看穿的。 周作人在《喝茶》一开头就交代,他写作该文和徐志摩在平民中学讲“吃茶”有关。关于徐志摩这次演讲的内容,徐为自己的散文集《落叶》所写的序言中曾提到,他曾经想把在平民中学的讲演稿《吃茶》也编入该集,但是因为原稿原来不全,又加上几次搬家的缘故,稿子最后遗失,因此未能如愿。也就是说,连徐志摩自己都未能提供确切的演讲内容,那么周作人就更无从得知了。但是周作人对徐志摩的演讲肯定也不是一无所知——否则恐怕他就不会写这篇文章了。至于徐志摩讲演的时间,现有的各种材料中也都语焉不详。根据周作人文中所说,徐志摩讲演的是日本的茶道,而当年 5 月 29 日徐曾陪印度诗人泰戈尔去日本,7 月才从日本离开,那么他在平民中学的演讲大致应该发生在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日本归来后到 12 月周作人创作《喝茶》之前的一段时间里。 假如说徐志摩关于“吃茶”的讲演引发了周作人写《吃茶》的兴致,听起来也很平常。然而假如了解了在《喝茶》发表之前徐志摩和以鲁迅、周作人兄弟为旗帜的《语丝》刚刚发生的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事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平淡背后的葛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