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初探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初探 俗话说:做人,德是立身之本,就像花草树木都有根,根扎得不深树就长不好。人的根就是德,没有了德,就像无根的花草树木,就不会长成栋梁之材。所以育儿先育德,为了培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从幼儿抓起,势在必行。 我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了针对性的道德品质教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幼儿 1.环境对幼儿的情绪、个性、情感、社会交往能力的进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注意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精神环境。幼儿的好奇心和模仿性是很强的,因此,老师要时时处处为幼儿做出榜样。具体如何做呢?(1)我们老师自身首先加强师德修养,争做文明教职工。时刻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做到外表端庄大方、朴素洁净、语言文雅、和气法律规范。在带班期间保持良好的情绪、教态,老师之间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从而为幼儿树立模仿与学习的楷模。使幼儿在心理上具有温温和安全感,从而能亲其师、信其道。(2)制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民主氛围。尊重孩子,对于培育他们的自尊心,进展他们的智力和养成优良的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平常应把幼儿作为一个大人来看待,虚心倾听他们的意见,仔细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要注意态度温柔,说话文明,即使批判幼儿也要讲究方法,注意分寸,使他们受到尊重,这样,他们就会在和睦、平等的民主气氛中受到熏陶,向着好的方面进展。 二、实行多种形式,寓德育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思想品德是幼儿全面进展的动力,它的教育内容应融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我们善于抓住对幼儿实施品德教育的每一个契机,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把德育的单渠道变为多渠道。 1.明辨是非是培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要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首先让幼儿明辨是非,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为什么。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让幼儿懂得这样做的好处,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而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地批判纠正。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幼儿就会逐渐形成是非标准。在这个明辨是非的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活动、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积极思考,如听故事,参加情境表演,念儿歌,做游戏等方法,使他们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培育幼儿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从抓常规教育入手,容易做到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