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移瘤钱鲁航概述•骨转移瘤(癌)是指原发于某些器官的恶性肿瘤,大部分为癌,少数为肉瘤,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转移到骨骼所产生的继发肿瘤。•骨转移癌常为多发,极少单发。好发于中老年,40-60岁居多概述•骨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形式。•理论上每一种肿瘤都可以转移到骨骼,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为最多,儿童以成神经细胞瘤转移多见。•发生率高。至少50%癌症病人死后尸解发现有骨转移,其中仅一半病人在临床上出现症状,由此可见,骨转移癌的发生率远超过各种原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转移途径•一般由血行播散而来,发生于成年后仍保留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因为红骨髓能够提供肿瘤栓子生长的适当条件。脊柱、骨盆和长骨干骺端是好发部位。躯干骨多于四肢骨,下肢多于上肢。转移途径•常见于骨盆和脊柱的另一机制是:脊柱静脉系统位于硬脊膜和脊椎周围,本身无静脉瓣,它既与上下腔静脉有直接关系,又能独立成为系统,当胸腔压力增加时,就会出现血流缓慢、停滞或逆流,为通过的癌细胞制造停留和繁殖的机会。转移部位及特点•大多数在脊柱、髋骨和股骨,长骨干垢端受累较多而骨干中段较少。•通常肿瘤细胞先转移到骨髓区而后再转移到骨皮质。•骨转移灶一般体积较小(直径1-3cm)症状•疼痛•骨折•截瘫诊断•临床症状•肿瘤病史•辅助检查:X线检查,MRI检查,骨扫描,PET/CT检查•病理活检诊断X线表现:溶骨性、成骨性、混合型。•溶骨性:•1.虫蛀状:特点是多发,小、中等大小病灶组合成一大病灶,在乳腺癌转移中常见;•2.弥漫浸润型:多见,为小圆细胞如淋巴肉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的转移表现;3.大而膨胀型病变,甲状腺、肾上腺肿瘤的骨转移。诊断•成骨性:•较少见,常来自前列腺和乳腺癌,病灶较溶骨性病灶小•1.圆形分散的,边界清楚,密度均一;•2.斑驳的,形状不规则伴不同程度硬化;•3.弥散的,病灶较大。诊断•MRI:能精确地显示骨髓各部分,能很早发现骨转移性肿瘤,尤其对原发不溃疡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诊断和治疗骨转移瘤十分有用。对于诊断乳腺、前列腺、肺和肾等肿瘤很灵敏,常比X线提前3个月发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骨转移瘤须与多发性骨髓瘤鉴别骨转移灶多大小不一,边缘模糊,常不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病灶间的骨质密度正常,发生于脊椎者椎体多先受累,病变发展常累及椎弓根。多发性骨髓瘤的病灶大小多较一致,呈穿凿样骨质破坏,常伴有明显的骨质疏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