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易地扶贫搬迁的济南故事易地扶贫搬迁的济南故事 顾玉雪 “粮食和水”的传说与现实 积米峪村有一个漂亮的传说。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从崇山峻岭间的积米峪经过,发现了一眼常年不涸的清泉,很是喜爱,顺口说了一句,“这么旺的一眼泉假如喷出来的是米就好了。”话音刚落,黄澄澄的小米就顺着泉水喷涌而出。 不几日,李世民的粮仓就满了,后人把那涌米的山泉叫做积米泉,积米峪村也由此得名,成了李世民军队囤积粮草的地方。 但是,这个山美水丰、在传说中粮草不缺的小山村,却祖祖辈辈无法告辞“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居住难、进展难”的贫困现状。 “积米峪是一个包含了 8 个自然村落的省级贫困村,村落间隔好几公里,大多分布在山上,其中海拔最高的一个有 780 余米,山高路陡,土地贫瘠,最困难的时候,村里的贫困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济南市西营街道积米峪村集中安置点。 济南市委党史讨论院派驻积米峪村第一书记李金凤深有体会,“由于交通不便,我们去贫困户家里调研常常是带着包子、面包等食品解决午饭,在黄鹿泉顶、弯弯地村或灰泉村一待就是一整天。” 47 岁的李忠慧从小生活在积米峪村海拔最高的自然村——弯弯地。因一次摔伤,脑部留下了后遗症,腿脚也不太方便。 到李忠慧山上的老房子,是一件非常考验车技的事情,路上要经过无数次急转弯,到了山顶还要沿着山崖步行几分钟才到。李忠慧的家距悬崖仅几米远,院子里已破败不堪,一口斑驳的大水缸记载了她那些年的心酸: “山上没有自来水,吃和用的水都从缸里出,到了干旱的時候,村里的井就干了,走两公里去找水,再用扁担挑水回家,一缸水省着用,得撑半个月。”走进堂屋,除了一张麻绳攀成的床已空无一物,但破漏的房顶似乎让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看到了雨水灌进屋里的景象。 “冬天地被冻得邦邦硬,风大得把树皮都吹下来,遇到雨水少的年景,粮食就颗粒无收。”在她的记忆中,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许多容易事成了生活中迈不过去的“坎儿”。 “村里孩子上学只能拼车,天不好车不来,只能背着孩子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天气实在不行,就不去学校了。赶上下雪,两三个月下不了山。” 生活难,生计更难。 因为有残疾,交通又不便利,李忠慧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靠比她大 12 岁的丈夫王明义在外打零工,养活她和两个女儿。一家人的脸上常常愁云密布。 积米峪村村民李忠慧一家在新社区。 20XX 年 10 月 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