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8年浙江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 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抢跑式”校外培训班喧宾夺主,主要原因在于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héng),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互相钩连,将培训结果与中小学校招生入学挂钩。B.教育事业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行,团队协作、分工明确、高效执行、目标一致是做成任何事业的必备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在于浑沌处亮一盏明灯,做教育行业中“口碑(bēi )票房”双丰收的《红海行动》。C.水受重力驱动,总要往低处流,且荡平阻挡、充盈凹陷,秉(bǐ ng)持温良向善;沙则借风力助推,偏爱往高处攀,且积沙成峰、摧枯拉朽(xi ǔ ),始终前赴后继。D.中国在外交斡(wò )旋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方案,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休戚(qì )与共的态度和决心,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 题。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甲]李白的狂放,除去金樽对月“将进酒”,还.是.仗剑浩歌“行路难” ;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肯定会有不同于“铁马冰河” 的全新感受。 [乙]相对于 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 于是,他们 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 那大抵是作为“行卷”走后门用的) ,潇潇..洒洒..地出门了。 [丙 ]一路上访友、 拜客,登临名胜, 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还是B. 逼仄C.打点D.潇潇洒洒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A.甲B.乙C. 丙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PM2.5 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 月 30 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到143 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C.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寻找人作为文化的人应该得到的一个朴素宁静的安居的住所。D.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