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开发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开发 摘 要:课程的开发与改革是中等职业教育进展与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过程,是伴随着科学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重构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对《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二次开发。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 学科体系解构 行动体系重构 工作过程系统化 电工电子技术 一、课程开发的总体思路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止步不前的原因在于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辑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最终要归结到课程的进展与改革。 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别的工作过程,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进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过程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设置行动体系重构的过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的开发理念为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职业教育课程是连接职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资格结构与职业教育机构的培育目标结构,即学生所获得的相应的职业能力结构之间的桥梁。 每个专业都有它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它们能够辐射整个专业,甚至是社会某个产业。就电类专业而言,《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就是它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以培育学生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前提,以电子产品为载体,对这两门课程进行了二次开发,开发后的课程名称为《电工电子技术》,开发之后的课程内容涵盖了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 Protel DXP 绘图技术。 电工学的教学内容应主要来源于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要与职业资格证书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标准进行有效的衔接起来,注重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中级维修电工的考试大纲,对教学内容采纳模块式的组织思路,《电工技术》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三个模块: 1.基础理论模块,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内容包括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包含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成就、新理论)和安全文明生产等。 2.基本技能模块,通过实验培育学生运用仪器仪表进行电路检测的技能。内容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的使用,门电路、触发器、集成数字电路的检测、应用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