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蓝孟《桃源渔隐图》研究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蓝孟《桃源渔隐图》研究_第1页
1/6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蓝孟《桃源渔隐图》研究_第2页
2/6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蓝孟《桃源渔隐图》研究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蓝孟《桃源渔隐图》讨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蓝孟《桃源渔隐图》讨论 摘 要:蓝孟,著名画家蓝瑛之子,清代画家,秉承家学,是“武林派”的主要画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有蓝孟的一幅《桃源渔隐图》,是他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作。文章主要以蓝孟《桃源渔隐图》为讨论主体,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该画的主要信息进行简述;第二部分对比蓝孟《桃源渔隐图》与其父蓝瑛《桃花渔隐图》,试图从中探寻这两张画之间的深层联系;第三部分将蓝孟《桃源渔隐图》与蓝孟现存的其他年代相仿的立轴山水相比较,试图从中探究出蓝孟在其创作鼎盛期的风格,并对《桃源渔隐图》的部分细节提出疑问;第四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试读画家蓝孟的创作心理与主要风格演变。 关键词:蓝孟;蓝瑛;桃源渔隐;武林派;书画 1 蓝孟《桃源渔隐图》主要信息概述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桃源渔隐图》(图 1)。画家蓝孟(生卒年不详,活动于顺治至康熙年间),字次公,亦舆,又字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著名画家蓝瑛之子。蓝孟秉承家学,是“武林派”的主要画家。 据《图绘宝鉴续纂》记载:“(蓝孟)善画山水,摹仿宋元,无不精妙。”蓝孟从摹仿宋元诸家开始学习山水画,与其父蓝瑛所走的绘画道路大体相同。父子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如父子二人都喜作大幅立轴山水,本文的主要讨论对象《桃源渔隐图》正是这样一幅 192 厘米×98 厘米的绢本设色立轴山水。 画面左侧题款:“桃源渔隐。仿赵文敏画法。辛丑花朝,蓝孟。”通过画名很容易看出,此画是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作,“画中岸边山石犬牙交错,曲折回环。峰峦棱角突出,山坡上布满盛开的桃花,溪中渔艇游弋”。蓝孟在画上题仿赵孟頫画法,蓝孟有意向赵孟頫靠拢。画家心知赵孟頫在艺术主张标榜“古意”,从文人的审美情趣出发,蓝孟便在题材上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一种文人士大夫归隐田园的清雅题材着笔。在画面构图上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与赵孟頫的《洞庭春山图》(上海博物馆藏)(图 2)有相似之处:均是一水两岸的立轴山水构图,中间水面上有渔船一二;部分山石上青绿用色明显(图3)。画面细腻朴素,这可能是他本人受到一些赵孟頫青绿山水作品的影响,或有仿赵文敏之意。 但事实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蓝孟此作实则还是借仿古人之名义展现自有风格。在他的《桃源渔隐图》中,画面呈现出明代开始特有的平面化和装饰性特点,山石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藏蓝孟《桃源渔隐图》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