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线段 直线 射线》教学设计 荥阳市第六小学 李津凤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表示方法。 2.通过想一想、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归纳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表格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启发思考 1.口算训练(课件出示) 开火车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2.谈话:同学们,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伟大的数学家伽利略曾说过: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感受那里的数学。 3.课件出示图片 师:奇妙的自然景象,熟悉的生活场景,你们喜欢吗?是这些线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五彩缤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线的世界,去认识这些神奇的线。板书课题:线段 射线 直线 4.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课件出示) 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一)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1.认识线段 ①实例引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拉紧的线和绷紧的弦,都可以看作什么?用你的小巧手把它们的样子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出来。(课件演示:线段) ②观察特征 提问:请你仔细看看,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板书: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 为了表述方便,线段可以用字母表示(板书:线段AB) (3)学生举例 提问:你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线段吗?指一指。(注意要指出线段的2 个端点) (4)量线段。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这么细心的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测量出你们身边的一条线段的长度?你愿意量什么就量什么。(学生动手测量,师巡视) 学生汇报交流,强调:线段长度有限,可以测量长度。 (5)操作活动: 画一条长4 厘米的线段。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使学生对于抽象的“线段”的认识建立在具体的生活模型基础上,有助于学生认识图形特征,形成表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认识射线。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现在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会是什么结果?你能试着画出来吗? (1)观察特征 ①谈话:注意看,老师现在将线段右边的这个端点去掉,让它向右边延长,再延长,无限延长。 ②提问:现在的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介绍表示方法,并板书。 学生回答后,板书:射线有一个端点,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