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萧云从《离骚图》人物画风格探析萧云从《离骚图》人物画风格探析 关键词:萧云从;《离骚图》;独创性;神话形象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动荡不安,萧云从等具有爱国气节的文人画家,面对压迫虽不愿屈服却也无能为力,只能寄情于繪画。萧云从,字尺木,号默思,安徽芜湖人。他的人物画《离骚图》以屈原诗歌为题材,不仅继承并发扬了前人的优秀技法,还制造出了独特的人物画风格,画中神话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探析萧云从《离骚图》人物画的艺术风格,可以发现其在继承并发扬古人优秀传统的同时,较多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来表达每个人物的情感。 一、《离骚》与《离骚图》 《离骚》为屈原的代表作, 这篇诗歌也是历史长河中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长诗。“ 萧云从创作的《离骚图》共有六十四幅,其中包括《九歌》九幅,《天问》五十四幅, 《三闾大夫》《卜居》《渔夫》合为一幅。”历代与楚辞有关的图像绘画有八十余种,楚辞里的香草、芝兰、芙蓉等是画家们最爱表现的题材,富有浪漫主义而易于体现诗意。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曾说过:“屈原诗歌文化中包含浪漫主义精神,保留南方神话中的巫风楚韵文化体系。儒家思想将北方的这些神人传说、巫术趋向于理性化,不再出现这种‘怪力乱神’的足迹,诗歌明显保留这些浪漫色彩。”屈原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色彩为诗歌增添许多新的意境。 纵观中国绘画史, 画家多作《九歌图》,而萧云从是第一个为《天问》作图像的人。萧云从与屈原经历相似,自己的故乡被清兵占领,思想上、心理上经历了巨大变化,便以绘画来表达心中的苦闷。而萧云从将诗歌分章析句,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巧妙地构思,谨严地绘出图像,人物画中古朴的造型体现出屈原诗歌中巫风楚韵的浪漫色彩与图像中神话故事的有机结合,彰显出了一个时代的独特魅力。不管是屈原还是萧云从,对待故乡热土都有一致的情感追求。同样是对家国情怀的感慨,他们所用的方式不同,表达的目的却相同。 二、萧云从《离骚图》中人物画与神话分析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人物画《离骚图》根据屈原的诗歌进行文图转换,萧云从不落前人窠臼,不囿于陈旧思想,创作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追求。正如罗振常所说:“论其笔意……尺木谨严。”萧云从不愿轻易因袭前人,他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理解屈原诗歌故事中的内在精神,下笔便生动传神。 王石城在《萧云从》中谈李公麟的《离骚图》:“人物间施浅绛色,笔法如云行水流,初看似甚平易,细玩则六法兼备,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