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融贯中西玉汝于成融贯中西玉汝于成 打开文本图片集 幼承庭训往事可待成追忆 兰蕙幽雅,凝香不散。自古吴越之地名兰迭现,名家辈出,“江南兰王”沈渊如先生就在无锡留下了一生的艺兰传奇。沈渊如先生(1905~1979)出身望族,家道殷实,喜爱花草盆景,尤嗜兰成癖,用毕生心血搜罗名兰殆遍,自号“千兰室主”。 养兰即养心、养德。抗战前夕,日本人小原荣次郎多次在江浙一带搜刮兰蕙名种,在金钱和淫威下,珍稀品种相继外流。沈渊如先生心急如焚,倾其财力与小原荣次郎争抢收购铭品,自己精心培育。 沈渊如先生膝下五子中,三子沈荫椿自幼喜爱伺弄花草,又秉性天赋,先生对其要求也格外严格:同龄孩童尚自嬉戏玩水,沈荫椿便开始抄录兰谱,博览先辈珍本、善本及家刊刻本,学习理论知识。各处兰展、同好间切磋艺道,先生也常常携子前往,裨使其增广见闻。时千兰室还收藏有名贵杜鹃、山茶、月季及树桩盆景各数百株,及至沈荫椿念中学时,已陆续交由其打理,兰蕙亦在父亲指导下养护。 出生于园艺世家,受父亲言传身教,看筋、辨脉纹、察色晕……沈荫椿在长年累月的实践中,术弥精,艺益深。 惜逢巨变无可奈何花落去 新中国成立后,沈荫椿开始在国内园艺界崭露头角,陆续在《文化与生活》、《大众花卉》、《科学生活》等杂志及各地报章副刊上发表花木盆景相关文章。然而在当时伺弄花草被视为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被列为“破四旧”的范围,难登大雅之堂。 上世纪 60 年代,同样酷爱兰花的朱德元帅曾两次去无锡接见沈渊如先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相互切磋养兰技艺,互赠兰花和兰花书籍。十年浩劫,罪及芳菲,1968 年刮起“揪朱”风潮,受此牵连,沈老先生备受摧残,住宅亦被查封。好在沈荫椿在黑夜翻墙入院,偷回父亲五十多年用,心血记载起来的宝贵原始资料及几十盆最名贵的兰蕙,并连夜转移,使之幸免于难,而未经抢出的兰花、杜鹃、茶花、古盆等均被糟蹋。经此打击,先生常呆立在遍地残盆的空院中凝泪无语,数年后郁郁而终。在弥留之际,先生反复告诫最钟爱的儿子:才因出众人皆嫉,沈氏兰花享誉国内已久,后人切勿再行艺兰之道…… 此后,沈荫椿专攻微型盆栽并于 1981 年出版了《微型盆栽艺术》一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园艺界的第一本专著。作为微型盆栽的先行者,开创新中国微型盆景的一代新风,沈荫椿在国内园艺界声誉雀起。1981 年 3 月号的《中国报道》世界语版、6 月号的《中国建设》英文版均介绍了沈荫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