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探讨 罗芬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困境 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体系基本要素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单位领导层在掌握单位内控执行情况基础上评价单位的内控管理成效,在整理内控活动缺陷的同时提出整改建议,最终以报告形式体现,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良性进展。内控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由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程序及评价方法四方面组成。 评价目标作为评价工作的起点,其包括日常工作合规性、资产安全与使用有效性、财务信息完整性、预防腐败舞弊行为、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 内控评价主体由内部评价主体和外部评价主体两部分组成。内部评价指单位内部监督活动,其评价主体是单位各部门负责人,外部评价主体指单位以外对单位进行监督的权利部门,如审计部门、财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流程由以下几方面组成,如评估工作准备阶段、开展阶段、评价总结与报告编制阶段、报告反馈与整治跟踪阶段,通过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可进一步法律规范单位的内控工作。 内控评价方法有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两种。定性评价方法有个别访谈法及调查表法,定量评价方法包括指标法、层次分析法及模糊評价法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评价面临的困境 (一)内控评价意识淡薄 随着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文件的出台,当前多数单位纷纷构建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管理层、工作人员等对内控管理及评价的认识不充分,未意识到内控评价重要性,相应的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缺乏完善性,内控评价组织机构存在空缺,人员配备不足,未明确法律规范内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二)内控评价标准缺位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在内部控制建设进展中,我国企业的内控建设优于事业单位,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起步晚,关于单位内控评价的讨论较少,虽然当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文件,但各项文件法规中未明确规定内控评价的执行准则,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评价标准缺乏完善性与统一性,内控评价体系建设也举步维艰。 (三)内控评价监督不足 当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未设置内控评价报告对外披露制度,在日常内控管理中,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仅面对上级领导进行公开,评价报告公开透明度的缺乏,阻碍了人民群众对单位内控实施情况的了解及监督。同时当前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