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刍议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刍议 【摘要】英语词汇教学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课题。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对传统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挑战,本文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英语词汇中的基本范畴词、词汇语义中的认知联系和隐喻引申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的革新。 【关键词】认知;基本范畴;隐喻 认知语言学是近年来在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流派,是认知心理学与语言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认知语言学讨论人对世界的感知、经验、观察事物方式如何影响人们对语言的使用,特别是在同样符合语言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如何选择不同的词与句子来表达非客观的意义。它从认知的角度观察语言中词汇的组织和规律,以人的经验和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基础说明语言中词汇产生、进展与习得的内在机制。本文将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英语词汇的教学。 一、注重基本范畴词教学 我们知道世界是由性质不同、形状各异、色彩有别的事物组成的。人们要区别这些千差万别的客观事物就涉及到分类问题。分类是人类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分类的心理过程通常被称为“范畴化(categorization)”,而范畴化的产物就是“认知范畴(cognitive categories)”。 认知语言学家经过讨论发现:人们推断物体时分两个步骤,首先是“完形感知”或“整体感知”(gestalt perception or holistic perception),然后才是把物体分解成属性。由此可见,完形感知在范畴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Berlin et al. (1973)讨论发现, 人们对动、植物王国以范畴进行划分,每个范畴都有自己的名称,且范畴之间形成了上下层级关系。其中属名称是最基本的层次, 它是人们与世界相互作用最直接、最基本的层面。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扮演最重要的作用。这类范畴的词语最为紧凑,其原因是因为人们的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觉经验, 人们对感受到的拥有同类特性的事物形成同一范畴。由于属名称词语的简单性和紧凑性,它们被称为基本范畴词汇。根据语言学家 Brown(1958) 的讨论,当人们在沟通中使用事物的名称时,更习惯用基本范畴的词语即基本范畴的名称来描述周边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而非复杂的特有或变体名称。 基本范畴词汇多是不可分析的稳定词,构成了基本词汇和词的基本概念,成为最常用的词和最基本的意义。这些词多是词形简单,构词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