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中近景构图 中近景(Waist-shot) 该取景方式拍摄人物脸部到腰部以上的上半身,表现人物的神态,演绎气氛。当需要表现人物的神态或强化气氛时,使人物充满画面的拍摄方法,也是较好的选择。协调的周围环境和人物神态最具氛围表现力。 中近景<照片 2-13>中的背景为颜色与人物衣服接近的松树林,试图演绎草绿色清爽的气氛。为了防止形成分散的画面结构,在同一线上,同时框取了人物和人物头顶的树叶。没有上方松树叶的配合,只能构成表现整体下沉感的画面。 照片2-13 演绎单色调背景氛围下面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当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时,必须考虑到“画面的稳定感”。若不考虑表现稳定感的因素,就只能拍摄出憋闷、不稳定的照片效果。 <照片2-14>采用中近景(Waist-shot)使人物充满整个画面。这样的构成没有产生憋闷感的原因在于使用了三角形构图。中近景(Waist-shot)画面上使用三角形构图,可以确保出人物的留白,这样即便人物充满了整个画面,也不会产生憋闷感。那么,把人物安排在画面的左/右侧,再把胳膊抬到腰部,就可形成三角形。此外还可以使用其他工具形成三角形构图。 照片2-14 以人物填满画面的照片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中近景构图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近景构图法 近景拍摄人物脸部到胸上,用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神态,演绎气氛。近景容易形成证明照或护照上的照片效果,因而拍摄的重点在于人物面部的表情。 近景Bu st-shot)拍摄中使用最多的是容易留出空白的纵向构图。 照片2 -1 5 对齐视线方向 在<照片2-15>中,手抬到人物的视线方向上,用另一只手构成了三角形。比起单手抓住松树叶的姿势,双手构成三角形,更能表现自然感。 在<照片2-16>中,人物位于画面的中心,这样留出了多余的空间,是失败的取景例子。① 的画面布局过于偏向左侧,而多余的空间② 所占据比率也过大。当人物必须安置到画面中心时,视线反方向的留白不能过大。 照片2-16 人物安置在中心的照片 留出多余的背景的横向构图 下列两个图是分别以横向构图和纵向构图拍摄的近景(Bu st-shot)。 人物为中心的简洁的纵向构图 对于注意力集中到人物背景上的被摄体或色彩对比效果明显的背景,最好使用横向构图。对于没有特殊的辅助性被摄体的空间,应果断使用纵向构图取景。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全景构图法 相信读者都有以菱形结构拍摄人物的经历。我们无意识中做出了脱离矩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