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学弈》课堂教学实录师:今天我们学一篇古文(板书“古文”),知道什么叫古文吗?生:古代的文章。生:古时的人写的文章。师:说得有道理。古时候的人写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时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们现在学的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现在学的文章,包括你们自己习作课上写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话文”。白话文是从 1919 年的“五四”运动开始大力倡导的。古文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区别。比如这个字(板书“之”),谁能把它组成一个词语?(这是小学生学的第一篇古文,要简单做一下介绍,讲一讲与现代文的不同,让学生有个初步印象。)生:明日之星。师:对,你们校园墙上就大大地写着这四个字。知道词语的意思吗?生:学校让我们好好学习,成为将来的明星。(众笑)师:解释得不错,但这个“星”可不是让你们都去当影视明星、当歌星,它是指一切有成就的人。我再问你,这个词语中的“之”字当什么讲?生:就是“的”的意思,明日的星。师:讲得很明白。谁还能组词?(拿这个“之”字为例不是随意的,与后继的教学有很大的关联。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这个字的关注,因为此字在文中出现多次,含义不同。生:之乎者也。(众大笑)师:“之乎者也”可不是一个词。这本来是互不相连的四个字,它们是古文里的一些语助词。不过也有人用它来讽刺那些白话文还写不通,却老想胡撰两句文言的人,如:“这个人之乎者也说了半天,谁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明白了吗?(生答明白)师:还能组词吗?生:军属门上有时贴一张“光荣之家”的纸。师:对。其中的“之”字怎么讲?生:当“的”讲。师:也当“的”讲。刚才说了这个“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现在用它一般都当“的”字讲;但在古文中,它却有许多种讲法。我们今天这篇课文里,“之”字先后一共出现了六次,大致有三种讲法;有时即使是同一个讲法,但所指的对象也不同,真的有点复杂。大家一会儿读的时候要注意细心区分、理解。好了,现在大家打开课文,读一下课题。生:(齐)学弈。(师板书课题)师:翻开后页的注释,看看这个“弈”字是什么意思。(生看注释)生:“弈”就是下棋。师:“学弈”呢?生:学习下棋。师:完全正确。你知道这一课是学习下什么棋?象棋?军棋?还是跳棋?(该生无语,另一生举手。)生:这一课说的是学下围棋。因为古代肯定没有什么军棋呀、跳棋呀!师:可是象棋自古就有啊!(另一生举手)生:他们下的是围棋,我从图上看出来的。那个棋盘,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