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质量工程背景下的《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与实践 [摘要] 笔者分析了国内各院校近年来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进展特点,回顾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工作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项目,改革我校计算机专业《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 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 教材 课程建设 教学 一、引言 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及电气类共同开设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实际中,电类专业中又有强电和弱电之分;而在弱电中,有自动化和计算机软、硬件等专业,但它们各自又有不同。电子与电气类专业对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既要比较熟练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方法和应用,又不要求做深化的讨论。非电类专业对于分析与设计都有一定的要求,以便掌握计算机相关硬件知识和从事计算机接口电路的分析与设计,而对于电机及其控制则一般不做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是介于电子与电气类和非电类专业之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的应用及进展,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与实践 几年来,在肇庆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技术基础课程“电路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均采纳两门课教学,先“电路”后“模拟电子技术”,在两个学期教学完成。采纳电类和自动化类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教材,共 108 学时(其中理论 92 课时、实验 16 课时),在实际教学中按计算机专业的要求增减,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目前的现状,首先解决教材问题。在教学中,我们选用国内的优秀教材,但这个教材不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是所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电子与电气类专业的,我们依据弱电专业所需知识为的教学内容为体系结构,向同学们讲授。实践中,《电路原理》这门课,我们选了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邱关源主编的《电路》、康华光主编的《电子技术—模拟部分》为学生的教材,而依据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沈复兴主编的《电子技术基础》及西安交大出版的《电路》为知识系统结构,来向学生讲授。这样无论从知识面和知识深度,都满足了我们的要求。在知识面上,让学生应该看到,电类专业应该了解哪些,在知识层次上,让学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