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退休后,你想怎么过:退休后应该怎么过退休后,你想怎么过:退休后应该怎么过 一、成熟型 张伯伯工作时颇有成就,想做的事差不多都圆满完成了,他满足于自己一生完成的事业。在周围人看来,张伯伯性格开朗,感情真挚,热爱生活,和气可亲,平易近人,富有幽默感。 退休后,张伯伯觉得心安理得,对过去毫无挂恋。他常常参加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练练书法,画画国画,打打太极拳等。张伯伯的人际关系也很融洽,退休后还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并通过一起活动、相互写信、打电话等方式,维持着亲热的朋友关系。张伯伯对于自己的退休生活感到很满意,认为这是人生的又一崭新阶段,他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现在,人生态度很乐观,对未来充满希望。 二、安乐型 李伯伯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工作时,他就没有过多的追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退休后的生活,李伯伯也没有过高的期望。大多闲散地呆在家里,或静静地晒晒太阳,或一个人打打太极拳。他对生活不抱奢望,只求休闲自得。在心底里,李伯伯期待着别人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对于别人给予的点滴帮助,他都念念不忘,十分感激。大家都说,李伯伯是个老好人。 三、装甲型 刘伯伯退休前是单位的工会主席,做事一向很有热情,风风火火。退休后 ,刘伯伯热心地参加街道、单位组织的各项老年活动,还参加筹备工作,有时忙得饭都顾不上吃。他还会为了组织活动中的一点点小事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 乍一看,刘伯伯和李伯伯、张伯伯一样,能够很好地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实际上,刘伯伯对于年纪已大这一事实实行的是“障目法”,他试图通过不断的活动,从意识上躲避自己年纪大的事实,排除因机体功能下降而产生的不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他生怕自己有“过多”的闲暇,总是通过忙碌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有着过分的义务感和太强的事业心,容易对别人产生嫉妒。另一方面,他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有与年轻时一样的精力和体力,这样就容易体验到额外的挫折和失落感。 四、好怒型 王伯伯是一个不服老的人,总觉得自己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没有完成,自己还可以做许多事。令王伯伯感到十分气愤的是,以前自己是那样一个会拿主意的人,现在由于身体活动不便,居然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听别人的吩咐,受别人的控制。 王伯伯不能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对于未能达到的人生目标,他不认为是因为逐渐变老、力有不及所致,而将原因归罪于别人。王伯伯总觉得别人和自己作对,因而对别人的言行充满偏见。他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