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和解题思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和解题思路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一组文本,完成下列题。 【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 。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有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间,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假如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宝,因而又是经典性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究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加,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节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XX 年我国 18―70 周岁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 读书时间 读报时间 看电视时间 15.38 分 18.91 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98.85 分 20XX 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表 调查项目 中国 美国 公共图书馆数量 3076 个 8951 个 人均拥有图书馆数量 个/ 44 万人 个/1.3 万人 人均拥有图书馆藏书量 0.58 本 50 本 公民拥有图书证比例 7% 62% 人均年阅读量 4.39 本 7 本 图书畅销类型 教辅、养生、食谱、营销等 小说、科技等 ——参考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三】一份调查报告:受访者是 30 位出身于工人阶层的男子,最后有15 人成为大学教授,15 人仍在工人阶层。在选择这 30 人的时候,讨论人员确认他们出身于相似的社会环境,而且家庭创伤也相似(父母酗酒、死亡、离婚等)。 15 位教授中,有 12 位有父母给他们读书或讲故事;15 位工人中,只有 42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人有这种经历。 15 位教授中,有 14 人小时候家中有很多图书和印刷品;15 位工人中,只有 4 人家中有书。 15 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