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马克思伦理思想教学改革透析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在我国获得了蓬勃进展。但随着社会伦理关系、道德观念、价值信念的深刻变化,现有的教学呈现出教材滞后、教法单一等缺点,直接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学科的独立地位。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文件等的改革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亦称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指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关于道德的科学理论,它是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主旨在于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育学生的道德理论素养,树立正确的伦理观、人生观。加强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改革,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讨论本身和社会进展的必定需要。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教学现状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传人我国已有近 l00 年的历史,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的蓬勃进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1979 年,中央有关部门决定恢复伦理学学科建设,并积极准备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课程。1980 年,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伦理学研讨进修班,随后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在部分高校开始教学试点,此后逐步推开。目前,全国开设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课程的高校有上百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是,随着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拓展和深人,人们的伦理关系、道德观念、价值信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与我们现有的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教学处于一种不相适应的状况。 一方面,教材滞后于时代进展。近些年来,各种版本的伦理学教科书相继出版,数量较多,但在章节编排、观点表述、论证思路等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内容上没有大的更新和突破,许多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已接触过。教科书中的理论距离现实较远,存在虚空倾向,失去了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现实感,难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以回答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一些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对许多问题的阐析,往往限于一般道德理论上的推演、思辨,忽视了对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讨论,只剩下空洞的道德说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条主义倾向,难以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学习兴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形势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加以回答。 在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