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高考招生常见七骗局高考招生常见七骗局 在今年高考填报志愿阶段,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谨防所谓“内部指标”、虚假查分网址等以高考招生为名的各种诈骗手段。下面是高考招生常见七大骗局,一定要谨防上当受骗。 谎称有“内部指标”、能操作“低分高录”是陷阱 伎俩这是招生骗子惯用手段。他们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阔,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等,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用通知书到手后再交。 他们声称,只要同意出钱,即使考生没上学校投档线,甚至没上录用控制分数线,也能将其“操作”到相应学校读书。然而,当家长将余款如数交完后,他们给家长的是伪造的假通知书,或者卷款逃之夭夭。 防范提醒既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也没有人能突破政策规定“操作”高校录用。 艺术类招生只要交钱保证录用不可信 伎俩 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用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用”“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防范提醒在录用工作中,考生的正常录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希望广阔考生及家长调整好心态,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 识破办学类型骗局多验证 伎俩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家长花钱后,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到了录用通知书,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防范提醒 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区别,入学门槛较低,不需要高考分数即可就读。招生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考生和家长的主意。识破这一欺骗手段的方法就是考生和家长拿到录用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录用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开上当受骗。 录用信息亲自查实莫上当 伎俩 每年招生期间,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