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部编初中语文教科书从今秋起,已在全国铺开了。部编语文教科书发出的最强音就是两个字“读书”!何以见得呢?我们先看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是怎么说的: 温儒敏说:“部编本”语文教材在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到了高年级和初中,几乎每一课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 温儒敏坦言: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光是教课文读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教材虽然力图把“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但也还需要老师们去“加码”。他建议老师们采取1 加X 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 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这 就是要把语文教学从课堂 延伸到课外,形 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 一体的阅读教学体 制 。 温儒敏曾 经 说培 养读书兴 趣 是语文教学的“牛 鼻 子 ”。但现 实 情况 是,中小学生就读年级越 高读书情 况 却 越 糟 糕 。为 什 么现 有的语文教学不能去激 发孩 子 的阅读兴 趣 ? 温儒敏认 为 :现 在各 种 版 本的语文教材几乎都分 精 读和略 读两类课型 ( 有的小学二 年级开始 分 为 精 读、略 读和选 读) 。但在教学实 践中,普 遍 的做 法是精 读作 为 重 点 多 讲一点 ,略 读就少讲一点 ,差 别 就是时间 的多 少。很 多 老师怕 不能完 成教学计划 ,不怎么分 精 读、略 读,或 者全都按 照 精 读要求 来安排。两种 课型 几乎没 有什 么区 分 。这 种 以分析性的精讲记忆为主、课型又彼此混淆的教学方式太死板,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兴趣和读书的兴趣,应当改一改。 日常语文教学中,精读和略读课怎么区分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温儒敏讲: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有讲究。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泛读。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部编本语文教材为了加大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初中教材干脆改“精读”为“教读”,“略读”为“自读”。此外,“部编本”语文教材更重视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