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真空助力器特性曲线解析分析 Brake Vacuum booster performance curve analytics 杨维和 2008.9 1 制动真空助力器特性曲线解析分析 对于制动真空助力器特性曲线,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它是制动真空助力器在工作时输入力与输出力之间的关系曲线的描绘。我们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将其描绘出来,再用试验的方法进行修正① ,这个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我们采用解析作图的方法来描绘就会简单得多。而且对于真空助力器的各主要参数的确定也会更直观些。 一、助力器特性曲线的解析建立 1、理论伺服力曲线的建立 我们所说的理论伺服力曲线的建立,是指在标准真空度(-66.7KPa )下,与所选定 的真空助力器的活塞盘的面积所产生的实际伺服力(N)。在计算时应取其最小值( -65.4Kpa)首先建立特性曲线的坐标系,并且使(Y=2X)在坐标系的输入力轴线上确定理想的始动力点。在标准中要求始动值不大于110N,理想的始动值应在70~85N 左右,我们就确定在80N。在输出力坐标上找到实际伺服力的坐标与始动值线的交点为原点,画出一条与水平成22.5 度的钭线,此线就是理论伺服力曲线。 图 1 理论伺服力曲线图 2 2、助力曲线的建立 助力曲线就是助力器的输入力与输出力沿着助力比而增加的曲线。它的原点应在跳 跃值与始动值线的交点上。在标准中一般跳跃值规定为≤300N,我们就确定为250N。如果用户有特殊要求,就按用户要求执行。其助力曲线与理论伺服力曲线的交点就是该助力器的全负荷作用点。 图2 助力器特性曲线图 二、从解析作图中给我们的启发: 1、关于真空度 在真空助力器选用时,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真空度。虽然我们在行业标准中规定了真空度为-66.7±1.3(Kpa),那只是一个人为设定的条件,以便对各种条件下的助力器进行检测用。在实际现场中并非如此。尤其是现在发动机多种多样,即便是同一发动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其产生的真空度也不同。有的发动机其平均真空度,使用者也不清楚。所以就产生了一种现象,同一助力器在换了发动机以后,制动效果就发生了改变。 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制动效果,最好应先确定发动机在不同的工况下的真空度范 3 围,再来确定制动真空助力器的工作真空度。在特定的制动真空助力器标准曲线中,应以实际使用的真空度来描绘助力器的曲线。可以是-60Kpa,也可以是-72Kpa,-80Kpa,这样的助力器特性曲线中所提供的数据才是实际的数据,可供我们分析、判断。 从解析作图中,我们也得到一个结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