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贯虱心传》清.钱塘 .纪鉴(高山)著昭代丛书丙集卷三十九世楷堂藏板重新描图By Jade;其他效果By 朔雪寒该文本录入由来自网友左手论语右唐刀的帖子译者序:《贯虱心传》这本著作是由清代纪鉴编纂的射艺专著。在本书中罗列了射艺中的器材,动作以及内省。本书中的《反求篇》以“发而不中,反求诸己”为宗旨,讲解了在研习射艺中容易发生的射法谬误。目前网络上有许多的弓友分享这本书籍的资料,但主要以原本为主,所以小生决定再开文转译,让志于射艺的后辈能更好的学习。------------------------〈十要〉一、 备法二、 振气三、 安和四、 定位五、 志彀六、 审固七、 忘形八、 力齐2 / 19 九、 神往十、 洞微译文〈十要〉一、 备法:在起射前,脑子里预备一遍射箭的流程动作。二、 振气:振奋精神,鼓励士气。三、 安和:安定内心,平静下来,并让气息匀称。四、 定位:确定站位和箭靶方位。五、 志彀:志有意向之意,这里的志彀则是做足彀弓的动作。六、 审固:内审自身姿态,稳固射箭动作。七、 忘形:忘记身形,应该是指在大量重复的射箭训练下,让注意力尽可能少的分配到身体姿势上。八、 力齐:开弓时前后手平均发力,做到“前推后张”,双肩“肉松骨紧”。九、 神往:将注意力转移到目标,做到“靶实星虚”。十、 洞微:洞悉细微动作,把握射箭节奏。------------------------〈劲节图〉3 / 19 图文略解:左拳:掌心(我猜测这里的“掌心”是朝向读者的方向)右拳:掌心覆下左肘:曲池(这里的“曲池”,应该是指穴位)右肘:后肘上扬左右膝:两力匀(射箭站立时,两脚平均受力)两足:间与肩停(与肩同宽);小指傍对的------------------------4 / 19 〈弓矢篇〉〈弓矢图〉凡射之道,弓矢须精; 弓矢弗调,虽羿弗能。箭重弓软,难以致远;箭弱弓强,发矢必狂。弦促 不发,弦慢无 力; 太粗则木,细则不实。我力欺弓,劲节无从;弓力欺我, 神 何以充。矢长臂短,安能引满;弓短臂长,志彀弗遑。矢称臂弓,弓称力臂;弓矢既调,然后言射。法曰:「弓矢 不调,虽羿 不能以必中,弓须六材良、三合称。」六材良者:木、角、筋、胶、丝、漆,俱美也。三合称者:木、角、筋,三匀也。5 / 19 又须胎直、筋舒、角正、整胶乾透,乃张而调之,勿攲斜走滚。弰弝齐來者为 良。其短长强弱,称己臂力 用之,宜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