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摇篮曲》教学设计 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 肖文胜 教学理念 1 、声乐是幼儿师范专业必修的专业技能课,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我们的教学是培养能胜任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合格的教师。 2 、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胆渗透新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化学生知识技能。 教学内容分析: 勃拉姆斯《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歌曲结构短小,共四个乐向,八度大跳及高音演唱是本曲的难点,应在理解歌曲情感基础上,合理运用气息支持,安排好呼吸来练唱,八度大跳的演唱做到过渡平稳、连贯,练唱全曲时力求声音连贯、流畅、平稳、柔和。 教材分析: 勃拉姆斯《摇篮曲》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师范学校教科书《唱歌》第一册第六单元。本课是本单元中以母爱为题材的一个作品,通过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有关知识,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学会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知识技能。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中职幼师班一年级二期的学生,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歌唱发声技巧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但毕竟学习声乐时间还较短,且由于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等因素,学生对作品的把握、声乐技巧的运用都不够成熟深入,需要教师通过教学进一步引导提高。 学生特点:喜欢下载音乐,较喜欢唱歌,但羞于在众人面前演唱,需多些机会锻炼,以提高展示自我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感悟歌曲蕴含的情感,深化音乐体验,激发歌唱情感。 2 、知识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本曲。 3 、自主创新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编与表演,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习惯与能力,为学生将来胜任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八度大跳及高音的演唱 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以下方法实施教学: (一)感受体验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基础上,把握歌曲内涵,激发学生情感。 (二)示范法 通过教师声乐示范,让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开动脑筋,审听声音效果,使学生更直接地领会教师提出的要求。 (三)设问引导法 教师设问,巧妙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