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微信上微课的初步实践随州市广水市城郊乡大邦中心小学赵彩伦【摘要】:什么叫微课程?当今教育界对微课程这一概念的定义可谓是多种多样。但总体而言,微课程就是老师用数字化手段对课程加以处理,采用数字化的教学方式,同学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微课程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把文字教材有声化这么简单,我们知道,人是有情感的动物,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微课程就是把老师的讲解、对课程的理解记录下来。就目前的状况看,微课还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尚不能代替传统课堂,尽管如此,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关键字】:微信微课实践【正文】:一、用微信上微课的筹备。作为时下比较新潮的一种聊天工具,微信已经悄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微信既可以传播信息,又可以用来传播知识。微信用于教育教学有很多优点,从操作平台方面来看,微信以电脑和手机作为平台,发布在微信上,以更便捷的手机接收为主要方式,灵活、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从使用群体方面来看,微信的使用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是所用教材版本符合即可运用,参与人数多,覆盖范围广。从制作技术来看,微信视频只需把相关内容制作成PPT,然后运用PresenterSoftPowerVideoMaker这一软件合成视频即可。相对来说,这种方式对技术的要求较低,方便易学。从投资上看,我们通过微信来发布微视频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短小经济,而这种短小经济的的特点可操作性强,更符合我们的实际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今年的三月份,我和一些学校的老师尝试着建立了一个学生“家长微信群”,一方面方便家长了解学校的近况,参与班级的活动,另一方面,也为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教育经验提供了一个平台。这种家校联系方式的推出,极大地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当班上的大部分家长加入到这个微信群上之后,我们也正在努力尝试新建一个公众微信平台,从而达到我们“上课”的目的。具体来说,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众多老师一起讨论教学的重难点,然后制作出精良的微视频教学作品,发布在微信上,让学生通过家长的手机学习课程内容,然后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待到上课时,学生已经是有“备”而来,总结自己在预习中的所学,交流自己的认识,探讨自己想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适时做出指导,点拨,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效解决学生的预习环节和拓展环节。二、用微信上微课的实践。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下,我们结合微信,在课堂上,先是“播放视频”环节,教师会将这一课的相关视频播放给学生们看,这一环节大概需要5到8分钟。接下来是“小组交流”环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包括通过看视频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联想到了什么等等,然后通过组内答疑、组间答疑、老师答疑,初步实现对知识点的掌握,这一环节大概需要15分钟左右。然后进入“学生展示”环节,学生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进行发言、练习等,这一环节一般会进行15分钟左右。最后是“教师讲解”环节,综合前几个环节的学习,教师从学生那里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就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作一些讲解,同时实现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这一环节我们安排了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的学习氛围,一下子吸引了学生,课上课间,他们都非常的积极活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力地推动了成绩的提高。平时,我们也很重视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通过做一些视频帮助他们调整,如“致我逝去的童年”的活动,则是看到学生们站在楼道里看小学生六一儿童节汇演时那羡慕的眼神,做给他们回忆美好童年的。这一份关注,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他们在视频里找到自己的影子,私底下有什么想法也愿意跟老师分享。三、用微信上微课的成效。(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使用微信播放视频上课,我们的课堂由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学生展示为主;由原来的学生听讲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学生活动为主;由原来的教师解惑转变为现在的学生互相解答,把更多的时间、机会交给学生,很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