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醚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ether 产品推荐用途:用作溶剂,医药上用作麻醉剂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在空气中久臵后能形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化物,在火场,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健康危害:本品的主要作用为全身麻醉。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对水生物有毒,可对水体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 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信息: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局部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事故响应:若发生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如发生火 灾,可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避免呕吐,立刻就医。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安全储存:密封,保持室内通风,远离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