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京大学张怡然熊澄宇3.7文化经济学

北京大学张怡然熊澄宇3.7文化经济学_第1页
1/11
北京大学张怡然熊澄宇3.7文化经济学_第2页
2/11
北京大学张怡然熊澄宇3.7文化经济学_第3页
3/11
2010 年 3 月 7 日 文化经济学课堂整理 说明: 本次录音资料全场120 分钟,是由00718082 张怡然同学 与 00624106熊澄宇同学合作完成,两位同学分别负责前后60 分钟的整理(请见分割线)。本次整理主要是尊重老师课堂口述原意,并做了失当调整和修改。如有不足,请直接联系: yiran.cheung@gmail.com & aliey@126.com 一、传统的文化经济学局限 传统的文化经济学主张的静态分析是不够的,比如“通俗艺术不赚钱而高雅艺术赚钱”是一条普世定律。在具体谈这一点之前,我想提一下中国的艺术文化市场。中国不是被西方化而是被美国化了,西方欧洲国家艺术审美极高,看他们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就知道。对比看来,北大这样一个中国顶尖学府,艺术氛围却非常缺乏。记得我在奥斯丁的时候,每个礼拜六在当地大学都会举办国际民间舞,3 个小时中 30 多种舞蹈竞相登场,几乎没有中国的舞蹈。其实不禁要问,什么是中国的舞蹈呢?秧歌么?其实很多艺术到中国都是一个“中式化”的进程,不像国外的艺术,在细小的分支也能自成一派。美国的舞蹈界这几十年变化很大:国际标准舞越来越风靡,不再是指上流社会的宠儿;街舞呢从街头的舞蹈,成为风靡全球的舞蹈竞技。国标通过地区比赛到国际比赛,从小众发展壮大,从高雅文化到大众追捧,非常活跃,这样的关于艺术在市井与高雅之间相互转化的现象非常有趣。其实在中国这样的现象也层出不穷,比如二人转,本来是东北最市井、最下里巴人的民间艺术,但是现在却成了春节晚会上的小品宠儿。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中国人民的小品中,老是喜欢以嘲笑农民、女人为主题,这样的艺术一拿到国际舞台上就会挨批。中国主流媒体的变化,在强调迎合大众审美的同时,其实在冒一个风险。因为即使是通俗的东西,也需要精英分子来提升、来改变,才能真正能登大雅之堂。当然了,民歌方面做的其实是比较出色的,但是中国人舞蹈艺术的修养很差。北大这样的学校就应该提供高雅舞蹈的场地,创造艺术的氛围。 目前的文化经济学研究的领域太窄,一般仅限高雅艺术——歌剧、音乐会、芭蕾舞、博物馆等,忽略了民间艺术、基础科学、现代影像等,这些都没有包涵在内,文化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就不完整。当今社会,特别是好莱坞及其相关的文化产业是不能被忽视的,还有奥运会等体育赛事。比如福娃,塑造这样的形象,其造就的相关产业是非常巨大的。现在的文化经济学研究,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比以往朝着更加全面、深入的方向来发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京大学张怡然熊澄宇3.7文化经济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