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6 第五章 三角形 本章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2 、在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 、通过对三角形的较全面的研究和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几何知识和研究方法。 4 、尝试用图形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基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本章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掌握三角形三边,三角之间的关系,会按角将三角形分类。 2 、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中线的概念和性质。 3 、了解图形的全等的性质,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并能应用三角形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 、在分别给出两角一夹边、两边一夹角和三边的条件下,能利用尺规作出三角形。 教学难点: 1 、三角形基本元素有关性质的应用。 2 、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本章知识之间联系如下 丰富的情境 三角形 三角形的基本要素及基本性质 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 三角形的关系、三内角的关系 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图形的全等 概念、特征、图案设计 三角形的全等 三角形全等的表示及特征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三角形全等的应用 尺规作三角形 解决实际问题 8 7 5 .1 认识三角形(1 )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3.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反思,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 、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并会用几何符号来正确地表示三角形。 2 、掌握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各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以实际问题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操作、测量、对比、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再经过交流、推理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明确目标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主题图的内容,并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 1 :你在生活中见过不少三角形吧?请举出实例; 问题 2 :能谈谈你对三角形的了解吗? 问题 3 :你知道三角形的定义吗? 二、讲授新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