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浚县中医院 目录 一. 管理措施 二. 基本防护 三. 接触 AIDS 病人的职业安全防护 四. 接触结核病病人的职业安全防护 五. 接触流行性感冒病人的职业安全防护 六.接触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职业安全防护 七. 监督与罚则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为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维护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感染,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措施。 一、 管理措施 (一)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的教育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所有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内容增加职业安全防护措施,采取院内培训、科内培训的方式进行考核,院内培训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科内培训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培训。 (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消毒隔离制度及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 (三)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加强科室二级监控,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分析,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四)对医务人员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采取检查、督导,并采取具体措施落实处罚。 (五)按病种收住入院,严格区 别 传染性 与 非 传染性 疾 病,做 好 消毒、隔离、防护等工作。 (六 )树 立 职业安全自我防护意识,实施标 准 化 预防。 (七 )加强病区 通 风 管理,保障通 风 条 件 。 二、基 本防护 (一)洗手 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及感染扩散的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一项措施。 在医院内非紧急情况下,医护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均应认真洗手: 1 进入或离开病房前后。 2 进行深部浸入性操作前,如脑室引流、胸腔穿刺。 3 护理每例特殊高危病人前,如严重缺陷病人和新生儿。 4 接触伤口,无论是切口、创口或深部切口前后。 5 处理污染的物品后,如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渗出物污染的物品。 6 护理感染病人或可能携带特殊临床或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的病人(如多重耐药菌)。 7 与病人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 8 在病房中接触不同病人前后。 9 戴脱手套前后。 10 无菌操作前后 (二)戴口罩 一般认为,戴口罩可以防止吸入大颗粒气溶胶(飞沫)及小颗粒气溶胶(飞沫粒)。前者经由密切接触传播,播散距离在1m 之内,所以医护人员仅在密切接触这种感染病人时才需戴口罩,后者可在空气中悬 浮 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