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内外油菜育种概况 一、 世界各国油菜育种概况 1.油菜的类型:油菜是一个农艺学名词,不是分类单元。油菜按其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特性,大体上可把世界范围内栽培的油菜品种分为三大类型: 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2n=20) 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Coss L.,2n=36)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2n=38) 前两者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印度和邻近国家,后者则原产于欧洲。 2.三大类型油菜的传统分布和生产 (1) 欧洲: 欧洲各国油菜以甘蓝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次之。 (2) 中国:中国油菜以白菜型油菜为主,芥菜型油菜次之(作调料利用)。 (3) 印度和南亚:印度和南亚以印度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白菜型油菜次之。 (4) 北美(主要是加拿大):北美各国则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 (5)大洋州(主要是澳大利亚):大洋州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 (6) 俄罗斯和中亚地区:以芥菜型油菜为主,用作生产调料和芳香油。欧洲部分有少量甘蓝型油菜。 一油菜育种概况 科学的油菜育种工作开始较迟。 (1)中国的油菜育种工作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孙逢吉,1948;Singh,1958)。 (2)欧洲的油菜育种工作也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且以甘蓝型油菜为主,其它次之。 德国于 20 世纪 30 年代前期最早在欧洲开展油菜育种,Lembke 种子公司最早在北德育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Lembke 是当时欧洲的主栽品种,也是欧洲油菜育种的最基础材料。 1938年瑞典 Svälov 种子协会(现为 Svälov AB)育种实验站系统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由引进的 Lembke 品种中通过系统育种育成甘蓝型冬油菜品种Matador (Andersson,1950)。此后,丹麦、法国、波兰、英国等国都相继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 (3)加拿大油菜生产发展较迟,1941 年起才由波兰引进白菜型春油菜(称为 Polish type),由阿根廷引进甘蓝型春油菜(称为 Argentine type)。到 50 年代后期才系统开展了油菜育种工作,50-60 年代以低芥酸育种为主,60 年代前期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无芥酸品种Oro,此后又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甘蓝型双低(低芥酸和低硫甙)品种Tower。至 70 年代双低品种相继问世,从 80 年代到现在,生产上不论白菜型和甘蓝型春油菜品种都是双低品种,因而在加拿大油菜已成为仅次于小麦的一项重要外销产品。这是由于产品品质改良使一个作物发展到处于垄断地位的典型事例。 到 70 年代在加拿大油菜中甘蓝型油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