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那些事儿色香味!色香味!色香味!老酸奶竟掺有用破皮鞋制成的明胶?一时间,关于老酸奶和果冻掺入工业明胶的消息在网上疯传。人们纷纷惊恐不已,难道真的是“扔了双皮鞋,转眼就进了肚子”?生活中,我们喜好稠的酸奶,觉得那样的有营养,更好喝;我们喜好水煮肉片中嫩嫩的肉片,那样吃起来更带劲……那么,我们如何选择那些美味,又如何去面对这些添加剂呢?专家喊冤食品添加剂被“冤枉”了三聚氰胺、苏丹红和瘦肉精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目前市场上97%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一顿早餐,一个面包,一杯牛奶,就可能有几十种添加剂被吃进肚子里。但是吃了这么多年,没听说谁因为吃这顿充满添加剂的早餐而出问题。然而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矛头又都直指食品添加剂。一时间,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警惕升至顶点。其实,这里面难免有些小误会。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其中香料、香精类的最多,达到1800多种,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香料等。“几乎所有食品中都含有食品添加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说,“食品添加剂不但对身体没有坏处,反而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物质。”罗云波认为,“其实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不可谓没有花力气,从政府各个方面,从各项指标来看,应该都还是在提高,我觉得目前中国的基本消费安全还是有保障的。如果不要食品防腐剂,那常说的黄曲霉、赭曲霉,这些都是强致癌的物质,它们就会滋生。”在罗云波看来,添加剂的名声是被一类非添加类的物质败坏的,“比如说三聚氰胺,它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苏丹红和瘦肉精也不是食品添加剂,但是被不法商家添加进食品中牟取暴利,食品添加剂太冤枉了,事实上,食品添加剂本身是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保证食品的安全,作用很重要。”揪出真凶不良商家为钱黑了心蛋糕里根本没有蛋红烧肉怕坏间接加“作料”虽然专家一直在为食品添加剂喊冤,但并不表示现在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跟添加剂无关。有专家称存在“三宗罪”:把非法添加物当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超量食用、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实际上,正是这些非法添加物和滥用添加剂行为导致人们误将食品添加剂比作“毒药”。长期从事食品添加剂研究的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的副秘书长、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吉鹤立教授表示,现在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目标不是为了改善加工性能,提高食品产品的品质,而是为了降低成本。他举例说,有些蛋糕店做的蛋糕,可以不放一个鸡蛋一点牛奶,他们用一种叫蛋糕油的东西,这种食品添加剂由含反式脂肪酸的氢化植物油和乳化剂混合而成,虽然有产品标准,可以在食品中使用,但这样做出的蛋糕如果长期食用,临床试验证明易患心血管疾病。吉鹤立还透露,最容易有“猫腻”的是复配食品添加剂。在复配食品添加剂中,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会滥用《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的“带入原则”。什么是“带入原则”?为使食品添加剂使用更合理,《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中规定: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食品配料(含食品添加剂)带入食品中。他拿红烧猪肉的加工制作举例说,肉类制品中不允许加入一种叫苯甲酸钠的防腐剂,但红烧猪肉里要使用酱油,酱油为保鲜,是可以使用苯甲酸钠防腐的,但有限量。肉制品中因为使用了酱油而含有少量的苯甲酸钠,不违规。但有些肉制品生产企业会要求供应酱油的厂家多添加苯甲酸钠,为其肉制品防腐。酱油生产厂家不敢不添加,否则就失去了客户。而且在肉制品检验中,根据“带入原则”可不将苯甲酸钠写入标签,检测机构也不予检测。他还透露,在复配食品添加剂中被添加得最多的是防腐剂和色素、护色剂等,食品添加剂超范围滥用,人体摄入的总量多了,就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他山之石国外无论从制度、监管,还是原料选择上都很严格。美国据统计,美国三亿人口,使用了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的四分之一,但是其添加剂用法定得很细,食品配料也是食品添加剂的一部分,这是美国与大多数国家对食品添加剂定义的不同之处。美国法律规定,由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直接参与食品添加剂法规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