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之人物评析》文献综述专业:师范英语班级: 2011 级 2 班作者:指导老师:摘要 :本综述通过网络搜索 (主要是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和图书馆阅读收集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原着和译着) ,报纸,杂志等各种途径,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各类角度的分析后,将本课题的研究从对福克纳个人生平和当时的美国社会现实介绍入手,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细节,来分析主要人物,揭示作品的主题。关键词: 社会现实;人物评析;作品主题《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是美国作家威廉 ?福克纳最富盛名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发表于1930 年 4 月的《论坛》杂志上。该篇故事采用了哥特式写作手法,讲述了一个耸人听闻的谋杀故事,有力地表现了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衰亡的旧秩序同新秩序之间的尖锐矛盾。整个故事充满了死亡的气氛,充满悬念,阴森恐怖。主人公爱米丽作为一个性别模糊化的悲剧人物, 其女性特征的畸变过程在让读者为其叹息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深思是怎样的社会才让人的心灵扭曲并丧失其本性。本课题研究将主要以美国南北战争以后为背景。南方贵族阶级日趋没落,但其残存的旧日理想的余辉诱惑着处于历史交替时期的南方人,造成他们精神世界与客观世界、人与时代的严重错位,心灵始终处于内在的混乱状态。小说的背景设在这一特定时期,正是作者创造这部小说的一个意图。落后、非人性的南方文化在文明的现代化面前崩溃的必然性;文明取代野蛮、进步战胜落后的不可抗拒性。艾米丽的悲剧除了个人性格的悲剧外,更多的来自于社会、时代和民族的悲剧,爱米丽之死标志着南方习俗文化的终结,喻示着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开启。笔者认为,要对《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揭示主题,就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美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二是作者的个人生平。在研究此课题期间,笔者主要参阅了威廉 ?福克纳的英语原作《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以及网上《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文译本。笔者从知网上通过输入“文章名”——“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进行搜索,用精确匹配搜索到了近600 篇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直接相关的资料,从中参照了一些与本研究的课题相关的资料, 比如:吴培宏的《论福克纳笔下爱米莉形象的深层意蕴》,陈贺、康丽《略论<献给爱米莉的玫瑰 >中的“玫瑰”》等等。根据以往对这本小说的研究,笔者将其大致归为以下几类:1、通过研究艾米丽的爱情婚姻观来揭示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例如:兰志丰在其《艾米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