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_第1页
1/6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_第2页
2/6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_第3页
3/6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王夫之( 1619-1692 年)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后期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故后人称他为船山先生。他自幼聪明过人,14岁就考中秀才,后读书于岳麓书院,24 岁考中举人。两年后明亡,王夫之曾起兵抵御清军南下, 失败后隐居山野, 始终没有投降清朝, 专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长达 40 多年。王夫之的思想受张载的影响较大,同时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论, 并与当时的实学思想家们遥相呼应,互相补充, 形成系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他的哲学思想是我国古典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他提出许多充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观点,对明清以后许多教育家都有巨大影响。王夫之著述总计 400 多卷, 800 多万字。现存《船山遗书》有72 种, 258卷,遍及经、史、子、集各部,也是古代最高产的学者。二、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从先秦诸子至宋明诸儒, 在人性问题上都立足于先验论, 纠缠于善恶的分辨。而王夫之的论述则完全不同, 他主张:“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在《尚书引义》中,王夫之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所谓“先天之性”,即人的“自然之质”,主要指耳、目、口、鼻、心等感官的功能。所谓“后天之性”,即通过后天的“习”获得的知识、才能和道德观念,善恶均有,也可以说无所谓善恶。“性”应该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 人生长、发展全在于“习”的作用,这就是他所说的“习成而性与成”。具体而言, “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影响人的“先天之性”,使其潜在的能力得到增强和发展;二是使人获取知识才能,形成道德观念,王夫之称之为“习性”或“后天之性”;三是革除因“失教”或教育不当而成的“恶习”(主要指人们的思想品德问题)。王夫之认为,人性就是“习”的过程中“日生日成”的。可见,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一)因材施教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 王夫之指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他们质有不同,有刚有柔,有敏有钝;志量不齐,有大有小;德行不同,有优有劣;知识不等,有多有少,有深有浅等等。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的施教, 即“因人而进”。他说:“君子之教因人而进之, 有不齐之训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