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_第1页
1/15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_第2页
2/15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_第3页
3/15
1 / 15 社会学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 在读此书之前,一直认为导致人类失去自由的是外来的压迫和奴役,但读完此书后,我发现人类的自由更有可能迷失在人类对娱乐的无止境追求中。正如书中所说: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的欲望。以下是对本书的概括: 本书第一章:媒介即隐喻。本章讲叙了一个主要的观点: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属于那种媒介的独特的话语符号。意即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内容。现今我们的文化正处于由以铅字文字为主要媒介转向以电视形象为主要媒介的过程。这一转换,势必使得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它构成公共事物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形象为主要媒介的方式去重新定义。而这种转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利弊,本章没有作过多的阐述,只是教给读者一个媒介即隐喻的传播学理论知识背景。 本书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本章对媒介即隐喻这个概念做了延伸,但作者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和文学的批评上。作者想证明真理的证明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介的性质。或者说,媒体在我们的认识论中充当了一个角色,并且有些角色能改变甚至支配我们的认识论。在观点上,作者认为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路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但另一方面,作者在批评电视削弱了人们的理性话语的同时,并未完全否定电视的情感力量。本章结束时,作者提出了他的担忧: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 2 / 15 公众话语的严肃行、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 本书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本章进一步强化了本书的观点: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在美国殖民时代至 1 9 世纪,铅字在公众话语是中占据垄断地位的。由于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因而会带这某种偏见对文化进行再创造。在再创造的过程中,印刷机作为一种象征和认识论使得公众话语变得严肃而理性。美国也得益于此,从而跻身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本书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本章作者讨论了书面形式的公众话语代表了什么含义?其内容特征是什么?它对公众的要求是什么?他偏爱什么样的思维?由于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