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毛邓调查报告大学生公民素养调查12024 年 4 月 19 日关于大学生公民素养现状的调查报告——于福建农林大学的实地调查 前言公民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国家与社会的生存和进展。培育合格的公民是一切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国家时教育的塞本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建设需要由具备相应素养的公民来实现。大学生这一群体富有理想主义情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可塑性强。同时,她们的思想状态易受各类思潮的影响,往往因理想激情导致非理性的行动。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公民教育,让她们有明确自身责任与义务关系的素养 使她们既养成关注社会公共生活与公共利益的热情与积极性,又能以理性思维与成熟推断力实现有序的政治参加社会参加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客观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公民素养的现实状态,特在福建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林大学开展此次调研活动,讨论大学生公民素养现状,并探讨其有效提升的教育策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选取了福建农林大学共 200 名青年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问卷 200 份。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载体,采纳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并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辅之以访问调查的形式开展调查。以较客观的方式收集到一定数量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本次大学生公民素养现状调查仅在某高校发放了问卷 200 份,回收187 份,有效问卷 176 份,涉及文、理、医科的七个专业班级。有 18%32024 年 4 月 19 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受调查学生为中共党员或预备党员,67%为共青团员。15%为群众,学生中来自城市的为 56%,来自农村和乡镇的为 44% 。本次调查把大学生公民素养的内容分国家素养、政治参加素养、法治素养、权利义务素养与道德素养四个方面。素养之间并不存在着严格的对立关系,但有时可能会发生冲突,这样的排列只是为便于对比分析,调查虽没有严格根据分层抽样或随机抽样的原则,但从样本反馈情况看,覆盖的学生群体比较广泛,能初步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的公民素养基本状况。 1.国家素养 国家素养是指公民对母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现行政治制度等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的总称。当代青年学生,作为一个高智群体,当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对你的生活和社会关系是否重要”时,有90.86%的受访者表示“重要”或“非常重要”,表明具有较强的爱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