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复习提纲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价值13、 为什么说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复习提纲 题型: 一. 单选题( 1 分×10 题) 二. 多选题( 2 分×10 题) 三.辨析题( 6 分×2 题) 四.简答题( 5 分×6 题) 五.论述题( 12 分×1 题) 六.材料分析题( 16 分×1 题) 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书 P1-P11第一,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1)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进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贸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和进展起来的, 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外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概括的成果。2) 所谓和平, 是指在世界范围内, 相当长的时间不会发生新的世界大战。3) 所谓进展, 既包括经济进展, 又包括政治、 社会进展和科技文化进展, 主要是经济和科技的进展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 国际间的交往和斗争主要在经济领域进行。4) 在和平与进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 多极化世界政治格局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变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第二,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956 年以后,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这个时期, 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究, 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发生了严重失误。1) 中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运动, 同世界和平与进展主题的出现发生矛盾, 使中国耽误了时间, 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经济、 科技进展差距; 2) 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上, 脱离生产力进展的实际, 注重生产关系的革命, 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进展挫伤了宽阔群众的积极性; 3) 计划经济体制的高度集中与民主、 法制的薄弱, 使社会缺乏进展省略而陷于停滞, 群众缺乏自主性与制造性而陷于盲从; 4) 个人崇拜和对马克思主义实行有用主义、 教条主义的做法盛行, 造成合理化保守与思想混乱等等。面对这种严重局面,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 毅然否定"文化大革命", 否定"两个凡是", 坚定不移地进行拨乱反正。"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