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教无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文言字词。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3、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教学重难点: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和实践。所谓 D 有教无类口,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节课的纲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育理念。二、明确目标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文言字词。2、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3、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三、整体感知:1、齐声朗读。2、指名朗读。3、诵读指导。四、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学习重点研读:1、2、3、5、6、7、8 问题:1、应积累掌握的重点字词。2、各则语录的具体含义。3、分别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理念。五、各小组展示学习结果,教师点拨、补充1、子曰:D 有教无类。□【注释】教,教育;类,类别;名词。【译文】孔子说:口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D□无类口包含哪几层意思?2一、不分身份、地位均要教育。二、不管品行、习性,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为贵族之专利。孔子开出了“有教无类”的先例,打破了教育被贵族所设置的禁锢。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育平等的思想。补充:孔子学生的来源孔子收授学生,无任何限制,只要达到拜师求学的最基本的礼数,孔子决不舍弃一个求学者。论籍贯:有鲁、楚、秦、晋、陈、宋、吴、卫等国;论年龄:颜路、仲由等人与孔子年龄相仿,年龄小的比如公孙龙比孔子小五十三岁;颜路与颜回,曾点与曾参,父子都同时是孔子的学生。论个性:孔门弟子各有性格上的毛病,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论身世:孟熬子是世卿子弟,仲弓父为贱人,子路为野人,公冶长曾为罪犯,颜添聚当过强盗,子贡为巨贾,颜回、原宪为贫民,樊迟为农民□□总之,学生形形色色,孔子均能一视同仁。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不分地域、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