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和安全目标第一节目标管理概述一、目标管理的由来1954 年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他认为,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会被忽视”;各级管理人员只有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目标来衡量每个人的贡献大小,才能保证一个组织的总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组织的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发生冲突及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他提出,让每个职工根据总目标要求自己制定个人目标,并努力达到个人目标,就能使总目标的实现更有把握。为达到这个目的,他还主张,在目标管理的实施阶段和成果评价阶段中,应做到充分信任职工,实行权限下放和民主协商,使职工实行自我控制,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此外,成果的考核、评价和奖励也必须严格按照每个职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的大小来进行,以进一步激励每个职工的工作热情,发挥每个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杜拉克的以上见解,在当时的企业界和管理学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为目标管理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 目标管理既融合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又掺入了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是一种根据工作目标来控制每个职工行动的新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通过目标的激励,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实现总目标;其核心就是强调成果,重视成果评定,提倡个人能力的自我提高;其特点就是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活动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成果来评价其贡献大小。二、目标管理的依据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是心理学中的目标论。目标论的主要论点是:任何一个组织,系统地层层制定目标并强调目标成果的评价,可以改进组织的工作效率和职工的满意感。具体地说, 目标管理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一个具有明确目标的组织才能成为一个高效的组织管理心理学认为,所谓“组织”就是由各部门分工合作并以各级责、权、利加以保证,为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合理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这个定义告诉我们:( 1)组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组织中每一个成员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特定的目标而协同劳动,没有共同的目标,组织就是一盘散沙;( 2)组织的功能在于协调人们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活动,包括各层次内部和各层次之间的协调;( 3)达到组织目标要讲求效率和效益,要正确处理人、财、物之间的关系,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