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 设计思想 ] 让学生通过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操作,学习电子天平、 干燥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能;学习小火加热、恒重操作方法,懂得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做好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操作体验上,教师主要通过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学习怎样操作?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感悟每一步操作的意义,纠正不合理的操作方法与过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电子天平、瓷坩埚、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操作技能,以及恒重操作技能(C)。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认识观察、测量、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理等科学方法。(2)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认识书写实验报告的一般要求、规范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操作,体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对实验的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干燥操作与恒重操作。2.教学难点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理。三.教学用品药品: CuSO4· xH2O 仪器:电子天平、研钵、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瓷坩埚、坩埚钳、干燥器、酒精灯、药匙。媒体:化学实验室(二人一组)四.教学流程1.流程图2.流程说明引入: 本节课, 我们主要进行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 在操作前, 先请同学们回忆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原理?并思考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需要那些实验用品?学生交流:实验原理。硫酸铜晶体加热到150℃左右时将全部失去结晶水,根据加热前后的质量差,可推算出其晶体的结晶水含量,等等。补充讲解:电子天平、研钵、干燥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加热、恒重等基本操作要点。师生交流:教师演示研钵、天平、瓷坩、干燥器操作方法,学生模仿练习。实验操作:学生按下列步骤实验,研磨→称量→再称→加热→ 再称 →再加热→ 再称重→计算。巡视指导:称前研细——为什么?小火加热——为什么?在干燥器中冷却——为什么?能不能用试管代替坩埚——理由?加热要充分但不“过头”——原因?等等。师生交流:那些操作可能会引起实验误差?作业:(1)书写实验报告。 (2)请分析上述几种情况操作测得(结晶水)与晶体所带结晶水实际含量相比较,是偏大、偏小、还是没有影响?五.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引入(复习目的与原理)教师补充讲解仪器使用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交流学生交流学生实验师生交流学生作业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实验准备(目的原理用品)[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