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形前拖解决方案和实例峰形对称性的优劣对峰面积和分离度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是色谱工作者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也是让大家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然而引起峰形异常的因素很多,如色谱柱本身装填不好、强保留化合物对色谱柱的污染、填料中残留硅羟基引起的次级保留效应、柱头塌陷、柱外死体积等等,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对策。在这里我们撇开所有的污染、塌陷、死体积等其它因素,假设系统是好的,柱子是新的、好的,单纯探讨液相方法与峰形前拖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整液相方法来解决峰形前拖的问题。 前拖峰在谱图上有几种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 3 种,第一种比较明显一些,后两种,容易让人怀疑这个峰里面是不是有两种物质没有彻底的分开,第三种前拖更是让人质疑是否是色谱柱受到了污染引起的肩峰。 1.jpg 发现峰形前拖时,本人建议按下面的步骤逐步排除可能的原因,然后找到相应的对策,消除峰形前拖的状况、改善峰形。 1)先检查一下是否是样品过载 样品过载,通常会引起峰形变差,导致前拖、后拖或平头峰,如果出现平头峰、峰高超过 2000mAU 或峰很高的同时又前拖、后拖得很厉害通常都认为是过载的,但这一点也并不绝对,因为不同化合物的吸收强度不一样,如果一种化合物在某一波长处有强吸收,即使出现了平头峰,样品也不一定过载;相反如果吸收弱,则高浓度条件下峰也不见得有多高;所以样品是否过载应该结合浓度、进样体积和峰形一起来判断。通常认为峰高在 100mAU左右比较合适,不至于因过载影响峰形。由于样品过载引起的峰形前拖不容易消除,也可能根本无法消除,继续采用以下的峰形改善措施可能不会有什么作用,而且在过载的情况下无法看清正常浓度时样品真实的分离状况和峰形,因此需要优先考虑是否过载,否则继续往下调整峰形的努力将无任何意义。 2) 检查是否是用流动相溶解样 不用流动相溶解样品容易在谱图上产生溶剂峰和前拖(上述的几种形状的前拖都有),这种情况通常是在溶解样品的溶剂(如纯甲醇)洗脱能力比流动相(如甲醇:0.4%磷酸溶液=38:62)强的情况下发生,如例 2,而溶剂洗脱能力比流动相相对较弱时,目前未见此现象;也有人说也会产生后拖,但本人做样以来并没有碰到过这种的情况。 正常的峰形应该是样品在色谱柱上均匀的前移的情况下得到的,浓度分布在整个通过色谱柱柱床的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呈正态分布,如下图所示: 2.jpg 为什么用洗脱能力比流动相强的溶剂溶解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