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单元教材分析及优化建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关图形的认识里的知识,小学阶段有关图形的认识编排结构如下图所示: 关于图形的知识的学习前面主要有四处,第一处是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第二处是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第三处是三年级上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四边形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接触平行四边形;第四处是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学习了角的度量等知识。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既平行与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本单元的内容在整个教材当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接下去学习三角形、多边形的面积以及立体图形奠定基础。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由上图可知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认识平行与垂直,二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单元的重点是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平行 2 四边形、梯形的特征及其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具体的内容编排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知识联结不够紧密,缺少结构的整体性。从例题的编排中不难看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是分课时分别认识的,但我们认为从教材的整体性以及学生的需求来看,放在一起教学更有利于掌握图形的特征。 其次,知识的呈现不连贯,缺少认知的连续性。在教材结构中可以看出,“画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画梯形的高”是穿插进行的,但这四块内容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找点到对边的对应关系,这样的编排使得知识的呈现有隔离性,缺少认知的连续性及思维的连贯性。 【学生情况分析及整体教学思考】 1.关于“平行与垂直”概念的理解。 对于“平行与垂直”,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感知经验。课堂上具体体现为学生能通过举例的方式或用手势表示出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基本能直观判断在同一平面内,两条 直线的垂直和平行位 置 关系。但我们也 发现学生试 图用语 言 描 述 “平行与垂直”这样两个 抽 象的数 学概念是非 常 困 难的。而对于同一平面内两条 直线“平行”“相交 ”“垂直”位 置 关系之 间 的关系更不明确 。 2.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平行四边形、梯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