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本培训讲稿: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DDDDDDDDDDDDDDDDD2018D3D15DD在物欲盛行的当今,很多教师找不到职业的真正幸福了,相反职业倦怠更严重了。教师真的就没有职业幸福了吗?我不以为然,关键是心态问题,是认识问题。我们要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在工作中寻找乐趣。一、教师工作不幸福的原因一一职业倦怠、没有找到职业的幸福感。追求职业的幸福,就必然有职业的倦怠。王蒙在《组织部里的年轻人》中描述了一位组织部长刘世吾,在他看来工作就那么回事。没有找到职业幸福感,只有职业的倦怠。目前,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有的人职称上去了,有的人学校领导干部的职位受限了,有的人教学业绩高原化了,有的人从事经营活动富有了,于是对教好教坏都无所谓。、因竞争导致职业倦怠。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在工作压力比较大的岗位呆的时间久了,和刘世吾持同样观点的人可能不在少数。在专家看来,这种现象叫职业倦怠。用教师的话说,就是对工作缺少一种激情和热情。、因压力产生职业倦怠。有人将教师职业倦怠时的表现概述为: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到了下班的时候,感觉已经筋疲力尽,再也不想做任何事情;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早晨起床时感觉很疲乏,因为不得不面对又一天的工作;2有四分之一的教师表示,觉得近来记忆力有下降的趋势和从事这份工作以后,变得比以前烦躁易怒了。、教师所教年级也影响倦感。如在知识枯竭维度,小学一年级和四年级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教师。一年级教师大多数是年龄较大的教师,而这些教师由于年龄的关系,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生事物缺乏敏锐的感知和迅速接受的能力,因此容易表现出知识枯竭。而小学四年级教师知识枯竭得分高于其他年级教师可能是因为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发展的一个转折,这个时期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条件地信任教师、崇拜教师,而是带有选择性地评价教师,甚至有时候对教师产生怀疑,使教师产生知识枯竭感。、什么叫职业倦怠?职业倦怠又叫职业枯竭,特指个体在“助人的职业”领域内,因为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的状态。包括:情绪耗竭、性格解体、降低成就感。教师职业倦怠是指长期工作在高度压力下的教师,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状态。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多个职业压力较高的职业中,教师职业是其中之一。黎明即起,在学生的升学期待中,在家长的殷殷期望中,在学校的量化考核中,在专业的不断研修中忙碌,每天的生活紧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