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重要知识点击苜蓿的寿命一般是5-10 年,PH值 6-9.5 为宜,6.7 -8.0 最好。成株高达 1-1.5 米。一般 4-5 公斤鲜草晒1 公斤干草。干草产量500~800 千克,在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每亩可产干草733~800 千克荒漠绿洲的灌区,每亩产干草800~1000 千克。千粒重 1.5 ~2.3 克,每千克约有30~50 万粒, 每千克约有 42万粒左右 。每构成 1 克干物质约需水 800 克,一个发育良好的苜蓿群体叶面积指数通常为 5,每平方米有中等大小的叶片5000~15000 个。种子萌发的适宜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之60%~80%。覆土厚度以 1 厘米为佳;超过 3 厘米出苗缓慢,出苗率降低,苗弱。分枝期及其后苜蓿生长发育的最适气温为15~25℃;在适宜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初花期刈割,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每年可刈割2~5 茬;淮河流域每年可刈割5~7 茬。如齐齐哈尔每年可刈割2~3 茬,河套平原 3 茬,银川平原 3~4 茬, 北京平原区、河北沧州和山东黄河三角洲地区 4~5 茬。第 1 茬和最后 1 茬所需生长期较长,约7~9 周;中间各茬所需生长期较短, 约 4~6 周。北京平原第 1~4 次刈割时 大于5℃的活动积温依次约为900、1600、2800 和 4000℃。入冬前,根冠部位形成的再生芽进入休眠状态, 度过寒冷的冬季,春天气温升至2~5℃时开始萌动,逐步发育为枝条,进入返青期。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环境条件下,生长年限可长达数十年。 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通常利用3~5 年,然后轮作其它作物。苜蓿种子在10℃即可发芽,但需10-12 天,15℃需 7 天左右 ,25℃需 3-4 天。苜蓿种子萌发的最适环境温度为20℃。苜蓿生育期需 2200 小时日照。喜中性或微碱性,最适宜的pH值为 7~9,pH在 6.5 ~7.5 之间苜蓿产量最高。苜蓿对土壤中营养元素需求量大,根据测定, 生产 1 吨干草需氮12.5 公斤,磷 3.5 公斤,氧化钾 12.5 公斤。我国苜蓿生产的适宜区域为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 以及淮河流域。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氮为13.3 千克,磷 4.3 千克,钾 16.7 千克。氮和磷比小麦多1~2 倍,钾多 3 倍。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即进行浅耕灭茬,再深翻,冬春季节作好耙耱、镇压蓄水保墒工作。水浇地要灌足冬水,播种前,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 每亩施有机肥 1500~2500 千克,过磷酸钙 20~30 千克为底肥。对土壤肥力低下的,播种时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