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摘要】 《 企业 会计 准则——建造合同》实施以来,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效率,体现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和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会计的目标,但是,也暴露出许多 问题 。本文就如何根据建造合同核算要求,优化业务流程、完善项目管理、准确估计建造合同总收入、总成本以及完工百分比 方法 的选择等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 新准则;建造合同;思考 一、优化建造合同业务流程,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建造合同管理核算办法 从实践中笔者发现,执行《建造合同》准则,对企业的业务流程、项目管理模式、部门间的协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此,企业应优化建造合同业务流程,建立完善项目管理办法,从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 (一)优化建造合同业务流程 根据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建造合同业务流程应划分为:项目投标 ——施工建造——按进度结算——收回工程款——竣工结算——收回工程质量保证金等六个流程。每个流程需要产生的会计资料、会计处理及对管理层的 影响 如下。 (二)完善建造合同管理办法 1. 加强对建造合同的管理 实行《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发包单位与承包企业要法律规范建造合同的签订,保证建造合同的执行,减小合同风险,维护正常的市场 经济 秩序,促使双方经济利益的及时流入。此外,施工部门应加强对合同执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对因变更设计、索赔、奖励等非可控因素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变化应及时取得发包单位的签认,以便财务部门及时、准确地 计算 合同收入,真实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业绩。 2. 推行项目责任成本管理 责任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经营管理目标,同时兼有目标属性和成本属性。责任成本应由会计部门会同行政管理、机械物资、劳动工资、工程预算和经营开发等有关责任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内外环境进行认真 分析 、 讨论 的基础上共同确定。制定责任成本,既有助于在实行《具体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时准确估量合同总预算成本,又可加强成本管理,挖掘企业潜力,还可用于评价和考核企业各项目或部门的工作业绩。可以说,责任成本是实现企业内部机制与市场对接的关键。 3. 完善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办法 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否可靠地确定,关键在于施工企业是否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成本核算制度和有效的内部财务预算及报告制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