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方法与实务总复习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每小题1 分,共计 20 分)2、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计 10 分)3、名词解释(每小题4 分,共计 20 分)4、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计 30 分)5、计算题(每小题10 分,共计 20 分)第一章 统计调查概述1.统计调查的涵义调查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调查是指任何有意地搜集信息的活动。而狭义的调查是指任何有意且系统地搜集信息的活动。与广义调查中的非狭义调查相比,狭义调查具有三个特点:即特写目标、科学方法和规范程序。2.统计调查的作用——8 个方面(1)可以沟通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2)可以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3)可以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社会经济信息;(4)可以帮助企业开拓社会经济、开发新产品;(5)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社会经济竞争力;(6)可以充实和完善企业营销信息系统;(7)可以研究和预测人类的行为;(8)可以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3. 统计调查的分类—— 3 个角度的分类4. 统计调查误差——概念及种类概念:调查所得数据与调查对象实际数量间的差异。种类:1、抽样误差根据对总体的一部分的调查来估计总体特征所引起的误差。在抽样调查中, 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 它对总体的代表性存在的局限,无论抽样方法多么科学,调查研究工作的控制如何严密,样本也不可能与总体完全吻合,抽样误差必然存在。2、非抽样误差调查过程中除抽样以外的各种误差。通常认为是由于调查程序执行中的错误与不足引起的。 但即使错误没有发生, 调查结果与现实仍然存在差异。如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其中,非抽样误差包括:( 1)抽样框误差(2)无回答误差( 3)计量误差(4)处理误差5. 统计调查客体的种类、调查客体的属性和特征(1)状态与事实——指调查客体的基本情况,可用一些客观指标来表示。如年龄、职业、收入水平等。自变量(2)态度与意见——调查客体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一种主观性变量。(3)行为与活动——调查主体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各种社会经济行为和活动,是一种外显变量。如高考、就业、结婚等。6. 调查课题的概念、种类、确定标准及选择(包括选题原则、课题的来源、选题的程序等)概念:调查课题是一项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概括,一般包括主要问题和主要问题下的分支问题,具有层次性。种类:确定标准: P24 1. 价值性2. 课题的创造性3. 可行性4.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