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练习题一一、填空题1、刑法的基本原则是()、()、()。2、《刑法》于1997年3月14日修订并公布,自()起施行。《刑法》对溯及力问题的规定,是采用()的。3、犯罪必须具备()、()、()、()等四个方面的要件,犯罪才能成立。4、犯罪目的仅存在于()犯罪之中。犯罪动机产生在犯罪目的之()(填“前”或“后”)5、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的损害行为。6、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和()五种,附加刑的种类有()、()、()。7、管制的期限是(),数罪并罚不得超过()年;拘役的期限是(),数罪并罚不得超过()年;有期徒刑的期限是(),数罪并罚不得超过()年。8、犯罪的时候()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的妇女,不适用死刑。9、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犯罪分子()和()权利的刑罚方法。适用对象和范围:()犯罪分子、()犯罪分子、()犯罪分子。10、累犯应当从()处罚。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第一,前后两次犯罪都是();第二,前罪、后罪都被判处()以上处罚;第三,后次犯罪发生在前次犯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年以内。11、成立自首,要具备()和()这两个法定条件。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有()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情况的行为。不论自首或立功,均可以()处罚。12、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和()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不是累犯的犯罪分子。减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犯罪分子,因其在执行刑罚期间确有()或()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年。13、我国刑法将追诉期限分为四个档次: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年;法定最高刑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年;法定最高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为()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追诉期为()年。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画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赵某在抢劫他人财物过程中,因被害人反抗激烈,没有抢走财物,但在争斗过程中致被害人轻伤,赵某的行为属于抢劫罪的未遂。()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不负刑事责任。()3、对正在进行杀人等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4、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此罪的,以累犯论处。()5、赵某痛恨李某,将李某诱骗到村外高粱地外,向李某头部猛砍几刀,李某昏倒在地。赵某认为李某已死,便将李某拖到高粱地里,然后离去,不久李某苏醒,留下脑震荡后遗症。赵某的行为应定为故意杀人未遂。()6、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全部罪行的行为。()7、某甲13周岁,中学生;某乙15周岁,中学生。两人预谋,于某日下午6时持刀窜至一胡同内伺机作案。某商店送款员丙某,前往储蓄所存款,甲乙即上前,持刀抢过丙的公文包逃窜,包内装有现金一万元。甲乙二人均不承担刑事责任。()8、农民某甲与邻居某乙长期不和,矛盾较深。甲总想找机会教训乙,使其服贴自己。一次吵架时,甲说,今天给你放放血,让你认识认识我。说着,便用水果刀向乙的大腿猛刺一刀。不料,因刺断股动脉,血流不止,乙因抢救无效死亡。甲犯故意伤害罪。()9、某甲企图毒死某乙,诱使某乙服了毒药,某乙当夜果然死亡。某甲认为是毒发所致,慑于法律威力,遂投案自首。但经法医鉴定某乙不是被毒死的,而是由于心肌梗塞而死。某甲的行为犯故意杀人罪(预备)()10、甲因和乙口角,持一棍殴打乙,因乙躲避致棍击中其头部,致使乙当场死亡。之后甲发现乙的口袋中有大量现金,于是将现金拿走。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盗窃罪。()11、甲意图杀死其妻子,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其妻将要吃饭的碗中,其妻吃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12、甲、乙二人于某日晚将私营业主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