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_第1页
1/19
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_第2页
2/19
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_第3页
3/19
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林毅夫一、我国的改革在增量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大多数关于存量改革的政策, 不是执行了以后变了样,就是,执行不下去,改革中有绕不过去的深层次问题和苏联东欧以全盘解决存量问题为基本着眼点的休克疗法不同, 我国的改革一开始采取的就是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一方面松开传统体制对农村和非国有经济的束缚, 进行增量的改革; 一方面以渐进的方式改革存量(亦即国有经济),用增量的改革来推动存量的改革,也用增量的发展来为存量的改革创造条件。 增量改革这一部分进行得非常好,过去22 年,我国不仅避免了苏联东欧休克疗法所带来的经济崩溃,而且,国民经济取得了平均每年9.6% 的快速增长,成为一个经济史上的奇迹。 然而在存量的改革上, 不仅成效不大,而且,国有经济的绩效每况愈下,成为政府财政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大负担。在存量改革方面,除了全盘私有化外,这22 年来可以说经济学教科书上所能找到的各种办法都已经试行过了。但政府出台的改革措施基本上只有两种命运:不是实行的结果和原来设想的目标相左,就是执行不下去而被放弃了。改革的政策推行的结果变了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说,在1979 年改革刚开始的时候,国有企业的厂长、 经理没有经营自主权, 工人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积极性很低。因此,就推行 " 放权让利 " 的改革,扩大厂长经理的自主权和企业对利润的分配权, 包括利润留成和承包制。然而,不管是利润留成或承包制,在试点的时候总是很有效, 一旦推广到全国就无效。 世界银行和社科院根据企业微观的投入产出的研究发现生产率是提高了, 但是企业的利润率却不断下降,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于是有些学者提出, 这是因为国有企业产权界定不清,所有者缺位, 主张推行以明晰产权为出发点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其中,股份制是最完善的一种,尤其是上市公司,既有董、监事会,又有股民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对企业的监督。但是回顾自 1991 年以来股票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第一批上市公司的股票几乎全部变成了垃圾股。根据我对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一个国有企业上市五年以后各种指标就和不上市的国有企业没有什么差别, 而且,股票市场还充满着投机。由于,股票市场刚建立时,股民都是散户,有些学者就认为散户天生喜欢投机,不愿意去监督企业,所以上市对企业的绩效没有是么作用并导致股市的种种问题。 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自生能力与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