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整理的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通用 3 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1 《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春天的魅力,秋天的凉爽,冬天的洁白。 作者从天山的水、树、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这篇课文,首先我让学生欣天山美景,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天山的水这一方面时,是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来谈体会,学生能抓住几个重要的比方句,谈得有板有眼的。 教学天山的树和花两部分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学谈论,提示学生用刚才的学习方法。他们小组合作,既能谈对句子的理解,又能总结各自的景物特点。特别是在学习“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时,我用换词的方法让学生比较,为什么用“漏”而不用“照”,学生能把“是因为枝叶茂密,阳光照不到,只能从缝隙里漏下点点的光”,说得清清楚楚。 又如,学到“像……像……像……”这个句式时,我让学生练习说话,没想到学生的思维如此敏捷,能说那么多的句子。在这一段里,有“马走在花海中,人浮在花海上”一句话,我问为什么一个用“走”,一个用“浮”?学生能联系前面“满是过高马头的野花”来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这一课,我自认为,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但美中不足的是,我没把握好时间,把想在课内的写话练习放到了课外。 七月的天山教学反思 2 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漂亮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 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 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前几天听了于小冬老师上的一节《七月的天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在我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的教学时,我也依照她的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就抓住一个问题展开“七月的天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马上蹦出一个词“美!”自然后面就可以接着问了“美在哪些字里行间啊?”指名的学生先说到了“雪山”,自然要体会其中的两处比方,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