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认识小数的意义》课后教学反思 认识小数的第一课时的重点是认识小数的意义,它是贯穿整个小数部分内容的学习的,具有重要的地位。之前,我让学生已经预习过,从学生的摘录看出,预习不是充分的。是不仔细?还是不会自学?带着这个疑问,我在课堂上设计了预习的环节:阅读课本第 28-29 页,摘录自己的收获和困惑,时间 5分钟。 从巡视学生的摘录情况看,有价值的问题,总体阅读的情况质量差,不知道抓住重点来阅读和思考,所以提出的问题散而成点状,当然这种情形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 呈现例 1 后,接着呈现学生的困惑“小数就代表分、角而为什么要写成 0.3 元呢?小数又不代表元,为什么后面要加“元”?”我的课从学生的这个问题展开的,首先学生的提问第 1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是很清楚,故我让她又介绍了一遍,询问其他的同学是否听清楚她的问题了,然后我试着说:“你是不是认为,0.3 元是 3角,为什么不用单位角表示?就是写成 0.3 角。”她点点头。 从学生们否定用单位角的回答中感受到,学生们对小数的认识停留在直观的基础上,元是整数部分,角是第一位小数,分是第二位小数,但学生们很清楚,3 角=0.3 元,5 分=0.05 元,4 角 8 分=0.48 元。缺少的就是为什么这样写?也就是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抓住重点来阅读和思考,再次组织学生阅读课本:1 元=100 分,1 分是 1 元的 1/100,还可以写成 0.01 元。学生们通过阅读和刚才的沟通渐渐明白,1 元=10 角,3 角就是3/10 元,3/10 还可以写成 0.1。 “5/100 为什么要写成 0.05,不是 0.5 呢?”有了前面的经验,学生们有了自己的见解。生 1:假如写成 0.5 的话,5 分就变成了 5 角。生 2:100 有两个 0,所以小数也要有 2 个 0。第第 2 页 共 4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个学生的回答是不恰当的,而 3/10=0.3、5/100=0.05 这两个例子却刚好和她的说法相符合,我没有理解否定她的观点,只是继续往下和学生们理解第三个例子,48 分=48/100 元=0.48 元。然后,让她观察 8/100=0.48 这个等式,让她体会她的观点的不合理,“逼”学生们再次思考 100 的 1 后面有两个 0,和小数中的什么有关?结论当然和小数的位数有关。 学生的问题和错误往往会影响教学的进程,但悠着点也好,能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并以此为起点展开讨论、沟通和思考,能清楚地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怎样...